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质生物毒性监测仪技术及性能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分别从发光细菌、鱼类、藻类、溞类以及微生物染料电池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方法,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探讨了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开展校准时的主要性能指标。
作者
冯端
胡博
张国城
机构地区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出处
《计量技术》
2019年第10期50-54,共5页
Measurement Technique
关键词
生物毒性
在线监测
性能指标
水质
分析仪器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8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2
1
高艳梅,海热提,王晓慧,李媛,刘睿,谢涛.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重金属毒性传感器的研制[J]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10):5400-5408.
被引量:8
2
卓平清,王弋博,薛林贵,米琴,李三相.
青海弧菌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22-26.
被引量:9
3
田宝勇,徐小惠,程玉欣,崔建升.
利用铜绿微囊藻荧光检测农药莠去津的生物毒性[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2(3):38-42.
被引量:3
4
常定明,卢智昊,吴陈巍,陈瑶,蔡兰坤,张乐华.
外电阻对MFC型生物毒性检测器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10):5113-5117.
被引量:4
5
彭强辉,陈明强,蔡强,刘辉,何苗,陈明功.
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4):12-16.
被引量:24
6
郭杨.
便携式生物毒性分析仪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2):75-75.
被引量:5
7
司镪,武丹,王海英.
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的必要性和常用方法探讨[J]
.绿色科技,2013,15(4):205-207.
被引量:9
8
孙海林,李巨峰,朱媛媛.
我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环保产业,2009(3):12-16.
被引量:40
9
刘萍,鲍雷,余家燕,刘伟.
水质生物毒性仪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应用[J]
.分析仪器,2014(2):60-64.
被引量:2
10
李军,王经顺,陈程.
生物综合毒性在线自动监测仪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9):125-12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48
1
贺志庆,王文波.
发光细菌的特性及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7):105-106.
被引量:16
2
王志勇,张延风,卢磊.
应用发光细菌法建立供水的毒性监测及预警体系[J]
.供水技术,2012,6(4):59-61.
被引量:4
3
邹曦,万成炎,潘晓洁,陈小娟.
水环境在线生物监测的研究与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155-159.
被引量:21
4
韦昊,孙照东,史瑞兰,孙晓懿,王涛.
运用发光细菌法测定某PTA废水急性毒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2):261-263.
被引量:2
5
蔡隆菊,何凯珊.
水质毒性测定仪在水质急性毒性测定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5):329-331.
被引量:2
6
任晋,蒋可.
官厅水库水中莠去津及其降解产物残留的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04,23(12):17-20.
被引量:20
7
王春凤,方展强.
汞和硒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2):32-34.
被引量:48
8
顾宗廉,谢思琴,吴留松,周德智,夏伏虎,应浙鸿.
发光细菌暗变种对土地处理的工业废渣的致突变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49-354.
被引量:10
9
万本太,蒋火华.
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J]
.中国环境监测,2005,21(1):1-3.
被引量:77
10
康瑞娟,秦静芬,汪晶,曹恩华,施定基.
砷对蓝藻光合作用和细胞生长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2):230-232.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72
1
司传海,冯端,丁聪,张永涛.
浅谈水质生物毒性自动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环保产业,2022(11):70-72.
2
宋静静,巩元帅.
发光细菌测试水质生物毒性影响因素研究[J]
.内江科技,2023,44(10):73-74.
3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
环境样品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10(7):79-122.
被引量:13
4
邹艳敏,吴向阳,仰榴青.
水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6):14-19.
被引量:17
5
王薇,宋剑飞,徐敏.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1,23(1):138-140.
被引量:11
6
袁永钦,匡科,沈军.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质预警系统研究与实践[J]
.中国给水排水,2011,27(6):1-5.
被引量:19
7
张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西江引水工程的应用[J]
.现代营销(下),2011(7):274-274.
8
毛永清.
建市水质监测网络保障城乡供水安全[J]
.科技与生活,2011(19):220-220.
9
谢鹏飞,沈祥骏.
尼膜同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前瞻性研究[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0,19(1):45-47.
被引量:1
10
罗鸿兵,刘瑞芬,邓云,张可,刘晓玲,申琼,黄波,莫忧.
绿色屋顶径流水质监测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3):12-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2
1
郁建桥,钟声,王经顺.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过程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2009,7(9).
被引量:4
2
邹曦,万成炎,潘晓洁,陈小娟.
水环境在线生物监测的研究与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155-159.
被引量:21
3
王丙莲,杨艳,张利群,杨俊慧,孟庆军,马耀宏,史建国.
水质监测中藻类植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科学,2007,20(1):54-58.
被引量:20
4
孟凡信,祝茜,刘丽君.
水质污染的在线生物监测[J]
.城镇供水,2006(6):6-8.
被引量:4
5
任宗明,马梅,查金苗,王子健.
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用于典型农药突发性污染的研究[J]
.给水排水,2007,33(3):20-23.
被引量:12
6
任宗明,李志良,饶凯锋,王子健,赵立庭,王鹏,王涛.
氰戊菊酯和氯化镉暴露下日本青鳉的行为反应差异[J]
.生态毒理学报,2008,3(6):563-569.
被引量:21
7
黄凯宁,尚昭琪,赵焱,张金松,宛如意.
水质安全视角下的生物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水工业市场,2011(1):54-57.
被引量:5
8
彭强辉,陈明强,蔡强,刘辉,何苗,陈明功.
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4):12-16.
被引量:24
9
沈燕飞,张咏,厉以强.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技,2009,22(A02):68-72.
被引量:19
10
横田陆郎,王黎,唐川钟,阿丽娜,李波,腾晓鹏.
毒性物质的快速生物监测方法与应用[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0,24(3):283-28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司传海,冯端,丁聪,张永涛.
浅谈水质生物毒性自动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环保产业,2022(11):70-72.
2
谢鹏飞,沈祥骏.
尼膜同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前瞻性研究[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0,19(1):45-47.
被引量:1
3
马云霞,魏杰,丁丽君.
水质生物毒性监测仪技术及性能指标研究进展[J]
.科学与信息化,2020(29):61-61.
4
李震,廖伟,孙锋.
鱼类行为法水质生物毒性监测仪性能测评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1,29(3):248-251.
被引量:3
5
隋志伟,王梓权,刘思渊,傅博强,张玲,李浩.
微生物计量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1,65(6):54-59.
被引量:5
6
何蕾,韩施悦,黄啟慧,夏威林,谢健强,陈立斌.
水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21,23(22):98-10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亚辉,赵洋,薛志超,牛春艳,刘瑛颖,董莲华.
生命科学领域计量挑战与展望[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3,67(2):13-17.
被引量:2
2
罗毅,王伟,刘勇,姜杰,刘翠棉,赵乐,李歆琰,李治国,廖日红,王艳,王新春,饶凯锋.
基于One-Class SVM的青鳉鱼异常行为识别方法[J]
.河北工业科技,2022,39(3):230-236.
被引量:5
3
武军旭,赵平歌,黄毅,芦玥同.
基于Hinkley算法的突发水污染分级报警方法[J]
.净水技术,2022,41(7):162-170.
被引量:2
4
李曼莉,傅博强,唐治玉,沈庆飞,张妍.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能力验证样品研制与应用[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2,66(6):60-64.
被引量:5
5
卢晓华,薄梦,吴雪,陆琳,汪斌.
标准物质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J]
.化学试剂,2022,44(10):1403-1410.
被引量:26
6
张盛楠,连帅,肖丁源,周睿郡,张巧玲.
供水水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现状[J]
.供水技术,2022,16(6):27-33.
被引量:1
7
惠亚梅.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1):124-126.
被引量:4
8
刘思渊,柏赵莹,王梓权,王蒙,陆琳,李浩,王成龙,常海艳,周帼萍,张伟,隋志伟.
乳制品中微生物标准物质研究现状与趋势[J]
.计量学报,2023,44(3):457-463.
9
赵海峰,徐毅,刘婷婷,王婷,于毓.
微生物培养箱的确认探讨[J]
.中国检验检测,2023,31(5):37-40.
被引量:1
10
毛执鹏,孙立权,查凡,戈燕红,易越.
便携式水质生物毒性即时测定装备设计及研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4(10):311-315.
1
任燕飞,巩继贤,付冉冉,张健飞,王富邦,陶宇庆.
微生物合成纳米灵菌红素及其对羊毛织物抗菌染色[J]
.纺织学报,2018,39(2):91-96.
被引量:3
2
闫彪彪,杨慕莹,邢铁玲,陈国强,盛家镛.
紫色链霉菌色素的性能及蚕丝织物染色[J]
.印染,2018,44(6):7-12.
被引量:1
3
涂莉,孟家光.
天然织物所用染料及其染色性能的改善研究进展[J]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6(3):95-101.
被引量:7
4
林艳,罗菲尔,郭蔚华,仲怡.
藻红外技术测试多种卫生指标下的饮用水生物毒性[J]
.中国给水排水,2019,35(19):57-65.
被引量:2
5
王森,任伶,刘琳琳,李颖,张振,孔范龙.
纳米氧化锌粒径对人工湿地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9,40(11):4971-4979.
被引量:7
6
王君,祝丹,周艳冰,蒋罗,陈兵,无.
我国水稻镉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19(10):73-77.
被引量:3
7
周海滨,梁晨,张晋寅,邓军.
一种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J]
.变压器,2019,56(10):58-60.
被引量:9
8
凌威,王晶日,于洪淼,王婷婷,王叶鑫,杨凤林.
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模拟海产养殖废水中氟苯尼考[J]
.环境工程,2019,37(10):139-144.
被引量:5
9
陈学伟,甘景福,张剑飞,王娜,赵昕,王钦.
基于冗余数据的并联电容器电容量综合在线监测方法[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40(5):8-13.
被引量:14
10
王刚,李法新.
基于水平剪切超声导波的高温管道壁厚在线监测[J]
.无损检测,2019,41(9):1-6.
被引量:6
计量技术
201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