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褪黑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合有关褪黑激素 (MT)的文献 ,阐明了 MT的合成代谢途径。
作者
何兰花
机构地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科系
出处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10期10-12,共3页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关键词
代谢
生物学技术
畜禽生产
应用
褪黑激素
分类号
S852.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9
1
伍喜林.
褪黑激素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
.畜牧与兽医,1995,27(6):274-275.
被引量:3
2
夏银,汪兴生,程瑞禾.
光照周期、褪黑激素与绵羊繁殖[J]
.家畜生态,1995,16(3):31-35.
被引量:6
3
贾志海.
不同光周期和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生产性能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1995,31(4):8-10.
被引量:38
4
茆达干,杨利国,吴结革.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殖的作用及其调控[J]
.草食家畜,2001(3):5-8.
被引量:33
5
李连瑞,何良军,吴静.
褪黑激素对生殖的调控机理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3):11-14.
被引量:18
6
夏银,汪兴生,杨利国,韦来红,程瑞禾.
褪黑激素主动免疫对蛋鸡生殖内分泌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75-78.
被引量:21
7
汪兴生,吴国球,夏银,尚平,沈子龙.
褪黑素被动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1(2):146-149.
被引量:3
8
姚丽娟,李华锋,程瑞禾.
褪黑激素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1996,17(4):47-49.
被引量:16
9
孔庆松 刘志平 等.外源褪黑激素对乌苏里貉冬皮成熟日期的影响[J].饲养繁殖,1999,2:13-1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狄安稞,许荣焜,彭树熏,单惠敏,钱忠明,何淑芬,黄曼影,邓柏澧,吴雪梅,周远征.
褪黑素抑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刺激乳鼠垂体前叶细胞催乳素基因的表达[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7,19(6):430-435.
被引量:9
2
贾志海.
国外绒山羊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畜牧杂志,1994,30(1):57-59.
被引量:20
3
杨利国,韩正康.
GnRH对人工孪生处理母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J]
.畜牧与兽医,1995,27(6):243-246.
被引量:8
4
夏银,汪兴生,杨利国,韦来红,程瑞禾.
褪黑激素主动免疫对蛋鸡生殖内分泌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75-78.
被引量:21
5
付良青.
新型催眠药褪黑素的展望[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4):224-227.
被引量:12
6
姚丽娟,李华锋,程瑞禾.
褪黑激素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1996,17(4):47-49.
被引量:16
7
张少忱,金爱莲,王明桢.
埋植褪黑激素对貂、貉促进毛皮生长效应的试验研究[J]
.动物学杂志,1997,32(2):35-38.
被引量:15
8
夏银.MT主动免疫对蛋鸡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M].,1994..
9
徐汉涛 杭榴玉.高效益养兔新法(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77-80.
10
侯建军 黄晟西 等.光照周期在早春季节对布氏田鼠产热的影响.中国兽类生物学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61-168.
共引文献
102
1
黄仁术.
MLT3 BSA对皖西白鹅母鹅性腺表征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2006,26(3):17-18.
2
赵雪丹,王慧,康丽,宋倩,温杰锋,贾美婷,张秀梅,唐辉.
褪黑激素受体MTNR1B5′调控区多态性及其与鸡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2):330-334.
被引量:1
3
何兰花,田允波,薛立群,黄得纯,刘玉清.
褪黑激素被动免疫对母鸭卵泡发育和垂体激素水平的影响[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67-70.
被引量:4
4
汪建红,曾献春,吕海英.
褪黑素对FSH诱导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2005,22(1):17-19.
被引量:4
5
马友记,李发弟,张勇,柳纪省,赵兴绪.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和孕酮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5,26(1):12-15.
被引量:1
6
何兰花,田允波,薛立群,黄得纯,刘玉清.
褪黑激素被动免疫对母鸭性激素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3):205-206.
被引量:3
7
何兰花,田允波,薛立群,刘玉清,黄得纯.
褪黑激素被动免疫对母鸭性激素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4):10-11.
被引量:5
8
马友记,张勇,李发弟,赵兴绪,柳纪省.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绵羊垂体细胞分泌FSH和LH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5,26(3):17-20.
被引量:9
9
牛一兵,贾志海,卢德勋,郭宝林,孔祥浩,王润莲.
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2005,17(2):33-37.
被引量:24
10
朱家桥,张海容,李发弟,张勇.
褪黑素埋植对绵羊体重和发情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4):448-4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5
1
张居农,张富春,张健,王安江,缪礼为,张凤林,毛路山.
非繁殖季节诱导母羊发情优选方案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1,38(z1):98-99.
被引量:1
2
王国卿,童建.
松果体昼夜节律生物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10-214.
被引量:11
3
姜礼红,滕宗艳,张艳桥.
褪黑激素与老年睡眠障碍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38-4239.
被引量:7
4
黄继林,尉鹏.
褪黑激素与脑血管疾病[J]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北京),2004,6(12):116-118.
被引量:1
5
陈国华,王建新.
外源性褪黑激素对雄性小鼠外周免疫与生殖相关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
.解剖科学进展,2004,10(B08):7-7.
被引量:6
6
陈少雅,陈崇宏.
褪黑激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22(4):22-23.
被引量:6
7
焦传珍.
褪黑激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05,30(2):2-3.
被引量:14
8
何荆贵,王鲁宁,张宝和,常蜀英,高和,林志彬,张均田.
褪黑素对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干预效应[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73-75.
被引量:16
9
周洁敏.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39-44.
被引量:18
10
夏银,汪兴生,程瑞禾.
光照周期、褪黑激素与绵羊繁殖[J]
.家畜生态,1995,16(3):31-3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4
1
何炜,李晓晔,石鑫,侯建伟,洪良健,张生勇.
褪黑素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6,25(6):556-558.
被引量:18
2
周国利,吴玉厚.
褪黑激素生理特性及应用[J]
.生物学杂志,2006,23(3):47-49.
被引量:7
3
张海容,李发弟,张勇.
褪黑素埋植对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和血浆中激素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2006,26(4):23-25.
被引量:7
4
王忻,刘月琴,张英杰,郭婷婷.
光照控制诱导非繁殖季节蒙古羊发情排卵效果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7):55-57.
被引量:7
5
蔡珍,李立山.
褪黑激素对蓝狐毛皮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J]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10-11.
被引量:9
6
汪文鑫,刘开东,程明.
通过光照控制崂山奶山羊发情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12,20(5):7-8.
被引量:4
7
赵艳红,王琳,张铁佳,张文广,张燕军,苏蕊,刘志红,王瑞军,李金泉.
MTNR1a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中的表达[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45(5):92-96.
被引量:3
8
伊卜拉伊木.胡达拜尔迪,郭金亮,孙贝贝,李伟,石长青.
外源性褪黑激素对非繁殖季节和田羊睾丸曲细精管组织结构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36(1):19-21.
被引量:3
9
李东.
神秘的“第三只眼”——松果体的解剖学及生物学研究进展[J]
.内江科技,2016,37(5):125-126.
10
贺亮,徐乾琨,贺峻琳,黄冬维,王灵,赵辉玲,罗超.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产性能作用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6(8):117-1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陈大勇,刘淑英,张利珍.
不同光照条件下褪黑素对雏鸡淋巴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110-114.
被引量:8
2
丁体龙,马勇,于莉,夏志学.
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模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褪黑素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3):6577-6580.
3
林梅芳,冯星.
褪黑素抗氧化应激作用与器官保护[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0):1583-1585.
被引量:4
4
程金花,陈国宏.
褪黑激素及其对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6):1030-1032.
被引量:15
5
李子海,范卫新.
褪黑素对毛发生长的影响[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34(3):170-171.
被引量:1
6
李隐侠,徐银学,陈杰,于传军.
苏淮猪7个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102-106.
被引量:8
7
王忻,刘月琴,张英杰,郭婷婷.
光照控制诱导非繁殖季节蒙古羊发情排卵效果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7):55-57.
被引量:7
8
伍彬,张娇.
褪黑激素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9,18(14):81-82.
被引量:3
9
张燕,祝淑钗,赵蔚然,董英辉,张献波,乞国艳.
褪黑素对阿霉素抗ER^+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国肿瘤临床,2009,36(21):1243-1247.
被引量:2
10
周丹,沈延春,王芳,陈琼霞,李艳,张磊.
褪黑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J]
.医药导报,2009,28(12):1535-1539.
被引量:3
1
盖玉欣,王玉芬.
银鱼移植及其生物学技术的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1994,9(4):9-11.
被引量:6
2
王吉桥.
美国静水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技术[J]
.国外水产,1993(4):14-18.
3
陈国贤.
银鱼移植的生物学技术[J]
.水利渔业,1995,15(6):31-33.
4
张平,赖腾强,谢娜,吴伯文.
野生赤芝“相思岭1号”生物学特性研究[J]
.食用菌,2012,34(5):10-11.
被引量:2
5
王淑辉,昝林森,耿社民,田万强.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研究进展[J]
.黄牛杂志,2001,27(6):6-10.
被引量:6
6
董淑丽,文风云,庞有志,李文巧.
分子生物学与动物营养研究[J]
.畜禽业,2004,15(7):16-18.
被引量:5
7
最新鲫鱼选育品种——先科巨鲫[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7(11):43-43.
8
最新鲫鱼选育品种——先科巨鲫[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7(9):41-41.
9
最新鲫鱼选育品种——先科巨鲫[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7(12):44-44.
10
王承民,何宏轩,秦建华,齐永华,陈桂香,杭柏林,郑素玲.
生物技术在鸡球虫免疫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758-1761.
被引量: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