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索95后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发展的模式,本项目研究者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科研项目和适当奖励为依托,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成长报告的内容,遵循自愿原则,选取有代表性的13个大学生人际冲突情境,对冲突双方的26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质性资料。通过转录、登录、编码,应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初步分析、类属分析和理论建构,结果表明:基于有限经验形成的主观世界元素、主观世界元素无意识外展、以感受为中心的主观结构、消极反馈、无效沟通、全程缺乏有效觉察,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95后大学生人际冲突模式为:大学生基于有限经验,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主观世界元素(信念、规则、语言符号系统、行为方式、期望等),在未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际冲突一方无意识地将主观世界元素外展,在互动过程中,双方以“心身舒适”感受为中心,以自己主观世界元素为评价标准,根据有限经验,逐渐建构起对他人的理解,并对此坚信不疑而缺乏有效验证,同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通过表情、行为、情绪等信息作出反馈,最终建构起双方稳定的消极理解,之后在影响舒适感的互动中爆发冲突,期间缺乏有效觉察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3-59,共7页
Journal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