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朗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智方面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目、口、耳、心的相互配合。新课标中提到:每一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去重视朗读以及默读。由此可以看出,朗读教育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及其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朗读教学中的训练是不是起到作用,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教学,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真正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种问题,比如唱读、声音拖沓以及混读等情况。有的孩子胆子小不敢读出声音,有的孩子粗心大意,不认真地看课文,就会出现想当然的混读,囫囵吞枣的读法。甚至有些学生虽然朗读声音很大,但就像是和尚念经一样,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读完课文以后,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虽然大部分孩子能把文章一字不差的读出来,能做到读准确、读流畅,但极少数的学生能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准又能读出情呢?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如何正确指导学生专心朗读的有效方法:
出处
《神州》
2019年第7期215-215,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