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技术与旧眼光:电影“舶来”与中国电影开端再探

New Technology and Old Eyes: The Beginning of Film "Borrowing from Abroad" and Chinese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电影工业的后发国家,中国电影史以外来电影的消费和接受为开端。在一个华洋杂陈的环境中观看外来电影,形成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初步认知,成为本土电影观念和电影美学建构的土壤。本文将关注舶来的活动影像作为一种新的观察技术让中国观众形成了怎样的感受和认知,这些感受和认知有着怎样的根源和意涵,以此为根基,思考本土电影美学形成的动力。
作者 张隽隽 Zhang Junjun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1-26,共6页 Movi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63

  • 1郭永芳.清初章回小说《十二楼》中的一份珍贵光学史料[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8,23(2):87-89. 被引量:2
  • 2朱晟.玻璃·眼镜考及其它[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18(2):79-86. 被引量:2
  • 3洪震寰.眼镜在中国之发始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4,15(1):71-75. 被引量:1
  • 4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J].电影艺术,2007(3):102-109. 被引量:53
  • 5.“本雅明和电影”(Benjamin and Cinema).沙尔内依和施瓦茨所编.《电影与现代性的创造》(Cinema and the Invention of Modern Life).,.362-402页.
  • 6乌尔利希·贝克(Ulrich Beck),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反思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审美》(Reflexive Modernization:Politics,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4年.175页.
  • 7贝克(Beck),吉登斯(Giddens),拉什(Lash).《反思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
  • 8吉登斯(Giddens).《现代性和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1年.
  • 9拉什."反思现代化:审美之维"(Reflexive Modernization:The Aesthetic Dimension)[J].理论.文化与社会,1:1-23.
  • 10奥斯卡·内格特(Oskar Negt),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公共领域和经验》(The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共引文献9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