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口述与文献:历史记忆中土家族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
2
Oral and Documentary: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ujia in Historical Mem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的形成及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毕兹卡"到"土家"的历史嬗变,经历了族群出现、土人奠基、土司聚族、土家认同、族称形成等不同阶段,最终得到了自我或他者的确认,成为了今天的土家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起到了决定性的聚族作用。
作者
罗中
罗维庆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吉首大学武陵山研究院
出处
《三峡论坛》
2018年第2期31-37,共7页
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酉水流域土家族‘梯玛歌’不同版本整理研究"(16CZJ024)
关键词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土家族
历史嬗变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李健胜.
“土人”考——兼论土族族源问题[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3):1-8.
被引量:1
2
彭英明.
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廪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3):12-20.
被引量:20
3
田敏.
廪君巴迁徙走向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6):65-6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陈玉书.
关于土族的来源问题[J]
.历史研究,1962(6):128-134.
被引量:3
2
芈一之.
土族族源考[J]
.青海社会科学,1981(2):85-93.
被引量:6
3
唐嘉弘.
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2):166-180.
被引量:18
4
彭英明.
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廪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3):12-20.
被引量:20
5
汶江.
吐蕃治下的汉人[J]
.西藏研究,1982(3):30-39.
被引量:9
6
陶克塔呼.
土族源流新议——兼谈土族的历史斗争[J]
.民族研究,1982(3):17-26.
被引量:7
7
孙华.
楚经营西南考辨[J]
.贵州民族研究,1983,3(1):75-85.
被引量:9
8
吕建福.
李土司先世辨正[J]
.西北民族研究,2005(3):119-128.
被引量:4
9
班班多杰.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2007(6):108-123.
被引量:57
10
祁进玉.
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族源“源”与“流”之争[J]
.青海民族研究,2013,24(2):139-1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
1
田敏.
《山海经》巴人世系考[J]
.四川文物,1998(5):3-6.
2
田敏.
楚国灭巴考[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1):83-89.
被引量:8
3
邵树清.
土家族纺织历史及其织锦风格、特点探微[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1):42-47.
被引量:9
4
田敏.
廪君巴迁徙走向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6):65-68.
被引量:2
5
毛曦.
巴国城市发展及其特点初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105-110.
被引量:5
6
陶春林.
“巴”义新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6):144-148.
被引量:1
7
刘长东.
论土家族女始祖神话在族群演进中之作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1-92.
被引量:2
8
曾超.
“巴”义新说[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1(1):72-80.
被引量:6
9
宋仕平,娜拉.
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体系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93-196.
被引量:5
10
雷翔.
民族自我意识与“祖先认同”建构——以土家族祖先认同中的“巴人”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6):28-3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
1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81
2
彭燕.
武陵山区土家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抢救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3):37-39.
被引量:3
3
田永红.
土家农耕文化及其习俗的表现形式[J]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1-8.
被引量:6
4
黄永林,谈国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被引量:438
5
无.
缩微万象的土家族竹雕[J]
.民族论坛,2012(10):44-45.
被引量:2
6
黄汩.
浅析贵州沿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艺术特征及历史传承[J]
.音乐时空,2012(11):90-91.
被引量:1
7
邵文菁.
竹刻史话[J]
.中国收藏,2014,0(10):52-55.
被引量:1
8
龙山县土家族竹雕艺术[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8):114-116.
被引量:1
9
黄建海.
漫谈竹雕艺术在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创新[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5):237-2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向耀莉,田建松.
沿河土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J]
.大观(论坛),2020(7):15-17.
2
徐险峰,付志伟.
濒危土家族竹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基于非遗传承人王仕辉的访谈[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6):20-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桂兰.
洪水镇火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J]
.商业文化,2021(35):140-141.
2
范铁明,叶馨.
鄂温克族“索黑温特”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
.天工,2022(9):23-25.
3
马银丽.
关于非遗保护的伦理原则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10-112.
1
文宣,纪音,康纪音.
唱起来吧,土家歌手[J]
.岭南音乐,2017,0(3):52-52.
2
吴锡熹.
新时代国土人要有新担当新作为[J]
.南方国土资源,2018,0(2):20-21.
3
陈建正.
生存是一生的病灶[J]
.岁月(原创),2014,0(5):87-87.
4
肖洋.
浅析陕西水彩画的地域魅力[J]
.文存阅刊,2017,0(10):210-210.
5
中国56个民族简介[J]
.中学英语园地(八年级),2009(3).
6
郦昌军,余三龙,黎克念.
将百姓困难挂心间——记湖北恩施州人大代表湖、北毕兹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履职为民二三事[J]
.民族大家庭,2017,0(5):43-44.
7
卢俊杰.
福建省石狮市苏厝苏氏家庙[J]
.台声,2017,0(24):88-91.
8
王登高.
鹧鸪天·秋行土家[J]
.当代老年,2018,0(3):53-53.
9
米力古丽·阿不都拉.
浅谈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未来英才,2016,0(13):150-150.
10
谢卫民.
举灯跳傩舞 一个山村的不朽神话[J]
.东方文化周刊,2017,0(44):48-53.
三峡论坛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