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玉米、大豆种植现状及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正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而提高,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总量也在逐渐增加。为了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升粮食总产量,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十分必要。在科学合理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玉米与大豆进行间作套种比两种作物单独种植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这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意义重大。一、我国玉米、大豆种植的基本现状(一)我国玉米的种植现状水稻、玉米、大豆是我国三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中玉米以北方地区为主要种植区,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满足国民粮食需求至关重要。
作者
黄丹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河南农业》
2018年第7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种植
种植现状
间作套种
玉米
粮食总产量
农作物栽培
经济状况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84
1
霍竹,付晋锋,王璞.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2005,37(2):202-204.
被引量:34
2
高阳,段爱旺,刘浩,刘战东,申孝军.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J]
.节水灌溉,2007(3):18-21.
被引量:18
3
杨玉惠,张仁陟.
氮肥施用对黄土高原中部雨养农业区土壤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4):672-676.
被引量:13
4
陈君琛,郑金贵,黄勤楼,涂杰峰.
若干农作物秸秆的饲料价值研究[J]
.饲料博览,1997,9(3):17-18.
被引量:4
5
范华,裴彩霞,董宽虎.
豆秸营养价值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6):28-29.
被引量:13
6
孟建,李雁鸣,党红凯.
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土壤中硝态氮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1-5.
被引量:31
7
郭旭生,丁武蓉,玉柱.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体系及其新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4):100-106.
被引量:176
8
李志贤,王建武,杨文亭,舒磊,杜清,刘丽玲.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27-631.
被引量:50
9
史中欣,柴强,杨彩虹,秦安振.
带型配置及施氮量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1):39-43.
被引量:25
10
李志贤,王建武,杨文亭,舒迎花,杜清,刘丽玲,舒磊.
甘蔗/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713-719.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1
1
柴举畔.
探析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9,39(2):127-128.
被引量:9
2
潘细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9(3):5-5.
3
王宏栋,王玉赛,高凤菊,李冬刚,王汝明,赵文超,田忠正,王青娟.
玉米大豆秸秆联合青贮可行性分析[J]
.饲料研究,2019,42(5):90-92.
被引量:7
4
张正军.
探究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73-173.
被引量:7
5
赵笃勤,刘淑慧,赵凯超.
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20,29(8):1159-1166.
被引量:12
6
吴尚英,冯庆伟,袁光明,肖淑贤,王玲.
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策略[J]
.广东蚕业,2022,56(6):20-22.
被引量:8
7
李玉红,高焕荣.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探析——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53-57.
被引量:16
8
杨冬薛,郭靖,田于嘉,尹学海.
46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23(2):14-16.
被引量:7
9
方馨,宗宪春,关法春,时君友,解娇,王晓明,魏天娇.
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2):17-19.
被引量:2
10
段永华,管必莲,左丽娟,李双艳,邓成忠,李晓亮,杨进成,张钟.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与菜用大豆间作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大豆科技,2024(2):19-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张烨.
浅析昆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J]
.农业机械,2023(6):90-92.
2
李玉红.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试验及推广[J]
.农业机械,2023(4):80-81.
被引量:1
3
杨艳丽.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3(6):83-86.
被引量:2
4
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赵国龙,赵丽梅,张春宝.
不同异交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录组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5):696-704.
被引量:4
5
朱志富.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24):12-12.
被引量:2
6
朱金霞,孔德杰,郑国保,李苗,马斯霜.
宁夏农业废弃物微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J]
.宁夏农林科技,2019,60(9):21-24.
被引量:3
7
韩秀丽.
夏玉米与夏花生间作绿色高效模式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0(5):24-25.
被引量:1
8
李体喜.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215-215.
被引量:5
9
胡艺馨,周凯月,李钟铭.
基于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大豆产业产销平衡问题的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0(20):16-18.
10
王世珍.
不同大豆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20,43(10):26-28.
被引量:3
1
陈文涛.
农作物栽培技术优化管理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2):77-77.
被引量:2
2
李佳馨.
改善大豆种植效益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探讨[J]
.农技服务,2017,34(15):44-44.
被引量:1
3
李玉娣.
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138-138.
4
陶宏彬,任志新,王铁军.
河北油用牡丹间作套种[J]
.中国花卉园艺,2018,0(4):34-35.
被引量:2
5
熊彪.
对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改进的思考[J]
.新课程(中学),2017,0(3):128-128.
6
张通.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初探[J]
.文存阅刊,2017,0(19):137-137.
7
曹雅杰.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工作[J]
.新闻传播,2017(10X):25-26.
被引量:4
8
洪周平.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方法的创新与改进[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0(9):244-244.
9
王立先.
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18,0(1):63-63.
被引量:2
10
曾润友.
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2017(13):6-6.
被引量:2
河南农业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