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批判人的异化到寻求人的自由与解放——论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
被引量:
8
From the alienation of criticizing person to seeking the person' 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具有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思想。他对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的批判 ,显示了他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 ;他对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追求 ,显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他对抽象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批判 ,并不是要否定人性的内容和人道的精神 ,而是要将其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
作者
伏涤修
机构地区
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异化
自由
解放
人文关怀
唯物史观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7
1
王德峰.
论异化劳动学说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5):44-51.
被引量:18
2
赵士发.
论异化与发展——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
.甘肃理论学刊,1999(2):20-23.
被引量:5
3
张一兵,仰海峰.
马克思异化劳动范式的湮灭轨迹[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4):1-7.
被引量:9
4
陈刚.
异化与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
.学海,1995(1):37-43.
被引量:6
5
庄建儿.
马克思早期异化论包含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萌芽──兼论对费尔巴哈之超越[J]
.岭南学刊,1995(2):77-80.
被引量:1
6
杨建华.
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68-74.
被引量:36
7
和磊.
生命的无奈——关于性格悲剧的一种理解[J]
.艺术百家,2001,17(1):33-36.
被引量:5
8
徐志勇.
试析网络上的教育政策话语形态——以对搜狐网站“教育评论”栏目的分析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06(2):9-13.
被引量:2
9
杨建平.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实践、生产和劳动概念的关系[J]
.人文杂志,2006(3):21-27.
被引量:3
10
王绍光.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
被引量:621
引证文献
8
1
袁红照.
简论网络环境下人的异化与复归[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50-52.
被引量:6
2
宋杰.
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8.
被引量:1
3
赵玉枝.
浅析互联网环境中人的异化与回归[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53-54.
4
刘晓东.
《烈日灼心》的人物悲剧命运解读[J]
.电影文学,2016(8):120-122.
5
赵宁.
浅谈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对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
.大众科技,2016,18(3):95-97.
被引量:1
6
祁占勇,王城,司晓宏.
批评议论主义视域下教育政策研究的双重逻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0):16-22.
被引量:1
7
戴丽兰.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下的当代社会[J]
.黑龙江史志,2009(8X):2-3.
被引量:1
8
肖芳.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J]
.求索,2004(3):114-11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汪玉红,刘志辉.
网络伦理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S2):122-124.
2
胡楠.
对当前“以人为本”研究的若干综述[J]
.资料通讯,2005(3):27-30.
被引量:1
3
王孔雀.
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述介[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7(3):38-40.
被引量:4
4
吴国清.
体育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从十运会看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一次重大转变[J]
.体育文化导刊,2006(3):29-31.
被引量:4
5
程伟.
“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
.求索,2007(4):142-144.
被引量:8
6
吴国清,刘旻航.
论竞技体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J]
.体育世界,2007(4):91-92.
被引量:1
7
宋杰,刘旻航.
绩效管理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国家女子举重队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09-112.
被引量:3
8
刘景福,陈松生.
普适计算环境下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的设计模型[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90-93.
被引量:7
9
段鹏飞.
关于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研究综述[J]
.学术论坛,2009,32(4):19-23.
被引量:6
10
曲文勇,张谚.
网络异化的社会学分析[J]
.学术交流,2010(3):114-117.
被引量:14
1
周碧雯.
简论现代性语境下人的异化[J]
.新东方,2010(6):74-76.
2
谭家齐,都春屏.
论人文关怀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6):65-68.
被引量:8
3
吕会格.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3):82-83.
被引量:2
4
张艳玲.
马克思辩证法的人文关怀及当代价值[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82-283.
5
杜刚,王云鹏.
从康德到马克思物质观的逻辑演进——马克思主义对康德物自体的扬弃[J]
.理论界,2012(5):74-76.
6
陈适宜.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在中国的实践[J]
.求索,2006(2):67-68.
被引量:3
7
杜喆.
《墨子》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3):66-69.
8
姜怀忠.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探析[J]
.求索,2009(8):86-87.
被引量:1
9
王智敏.
从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批判看他的人文关怀思想[J]
.网络财富,2009(6):214-216.
10
邱焕玲.
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2):10-12.
被引量:2
人文杂志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