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两种茶叶中茶多酚几种提取、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得出茶多酚提取、分离的最佳工艺 ,即分别加原料8倍和 5倍量的 70 %乙醇 ,70℃浸提 2次 ,减压蒸馏回收乙醇 ,离心 ,取上清液过聚酰胺层析柱 ,以 pH为 8.5的70 %乙醇洗脱 ,洗脱液减压浓缩 ,低温冷冻干燥 ,得棕黄色固体 ,其茶多酚含量在 98%以上。
作者
杨爱萍
王清吉
锁守丽
袁月莲
王友绍
祝立宏
机构地区
莱阳农学院基础部
莱阳市农业广播学校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Journal of Lai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
分离
聚酰胺柱层析
茶叶
分类号
Q949.758.4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42
参考文献
4
1
陶荣达.
茶多酚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进展[J]
.化学世界,1997,38(2):64-67.
被引量:42
2
葛宜掌,金红.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法[J]
.应用化学,1995,12(2):107-109.
被引量:61
3
钱骅,赵伯涛,张卫明.
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8,20(5):8-9.
被引量:14
4
尹莲.
超声法提取茶多酚的实验研究[J]
.食品工业,1999,20(3):10-11.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葛宜掌,金红.
茶多酚提取新方法[J]
.中草药,1994,25(3):124-125.
被引量:32
2
程书钧,何其傥,黄茂端,王志远,刘晓立,高燕宁,白瑾峰,郭素萍,李秀琴.
绿茶提取物抑制TPA促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11(4):259-264.
被引量:56
3
于新蕊,曲军,丛月珠.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5,26(4):219-221.
被引量:96
4
葛宜掌,CN 1071660A,1993年
5
王汉生,CN 1056679A,1991年
6
匿名著者,1990年
7
杨贤强,CN 1043730A,1990年
8
Zhao B L,Cell Biophys,1989年,14卷,175页
9
陈瑞锋,CN 1034947A,1989年
10
匿名著者,1987年
共引文献
147
1
李丹妮,吴佳雯,蒋丽娟,刘苏妮,朱华.
壮药一匹绸中咖啡酸最优提取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2):88-91.
被引量:2
2
马丽珍,南庆贤,戴瑞彤.
几种天然防腐剂的抑菌性能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3,24(z1):82-88.
被引量:4
3
郭树琴,吴胜举,牛春玲,刘亚慧,李岱.
超声提取绿茶茶多酚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36-38.
被引量:26
4
白秀丽,李晓莉,汪国砚.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1):15-17.
被引量:14
5
王铮敏.
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4):45-53.
被引量:102
6
杜荣茂.
茶叶深加工产品及其技术概况[J]
.福建茶叶,2004,27(3):32-33.
被引量:7
7
胡爱军,郑捷.
食品工业中的超声提取技术[J]
.食品与机械,2004,20(4):57-60.
被引量:79
8
曹雁平,李建宇,朱桂清,刘佐才.
绿茶茶多酚的双频超声浸取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39-144.
被引量:22
9
于华忠,龚竹琼,张东山.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4,27(4):16-19.
被引量:14
10
阳秋华.
高新技术在茶叶深加工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
.茶叶通讯,2005,32(1):21-2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5
1
戴群晶.
用茶末及废茶枝叶提取高纯茶多酚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45-47.
被引量:25
2
郑挺盛,张凌云.
不同采摘季节对重发酵单枞茶香气品质影响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2):11-15.
被引量:16
3
阿有梅,吕双喜,贾陆,潘成学,张红岭.
从茶叶中同时提取茶多酚和咖啡因工艺探讨[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6(1):80-82.
被引量:14
4
赵国建,王向东,王焕.
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51-355.
被引量:30
5
刘焕云,李慧荔,邵伟雄,申雪然,郑春娜.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
.山西食品工业,2004(2):23-25.
被引量:12
6
蒋建平,陈洪,汪秋安,周晓媛.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法提取及其成分分析[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5):53-56.
被引量:29
7
陈睿.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1-1033.
被引量:79
8
刘焕云,李慧荔,邵伟雄,申雪然,郑春娜.
Ca^(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方法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26-28.
被引量:19
9
曹雁平,李建宇,朱桂清,刘佐才.
绿茶茶多酚的双频超声浸取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39-144.
被引量:22
10
夏涛,时思全,宛晓春.
微波、超声波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浸提效果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170-173.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3
1
陈旭红.
安全快速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4):135-137.
被引量:36
2
薛扬,吴唯.
聚酰胺树脂的层析分离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2005,33(4):50-53.
被引量:29
3
谢宗波,姜国芳,刘成佐,李海英.
茶叶中茶多酚浸提条件的研究[J]
.化工时刊,2005,19(8):28-30.
被引量:19
4
李会,宋伟.
茶多酚提取和分离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7,20(11):39-42.
被引量:12
5
朱斌,卢涛,兰先秋,宋航.
不同工艺对茶多酚提取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126-128.
被引量:8
6
尧渝,江和源,袁新跃.
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二) 茶多酚的提取制备技术[J]
.中国茶叶,2009,31(2):11-13.
被引量:12
7
李大刚,袁淑芳,吴鸿庚.
茶多酚提取纯化工艺比较分析[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2):44-49.
被引量:9
8
江东文,江绮晴,黄佳佳,杨公明,杜冰.
低值单枞茶中茶多酚提取的比较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9):1161-1165.
被引量:3
9
林和,叶冰莹,黄鹭强,林清强,何文锦,符永乐,陈由强.
老枞水仙和奇兰不同提取方法的茶多酚含量[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41-43.
被引量:3
10
江东文,黄佳佳,杨公明,杜冰.
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6):1316-132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42
1
叶帆,黎丽颜,陈斯其.
聚酰胺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的七种水溶性偶氮着色剂[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1):139-146.
被引量:11
2
郭振良,张华,唐清华.
聚酰胺树脂对Cr(Ⅲ)和Cr(Ⅵ)富集分离的研究[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336-339.
3
张素霞,魏秋红.
不同方法提取茶多酚的比较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4):109-112.
被引量:12
4
张格,张玲玲,吴华,张守勤.
采用超高压技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J]
.茶叶科学,2006,26(4):291-294.
被引量:43
5
马森,李碧婵,游玉琼,游洪忠.
武夷岩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及工艺研究[J]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4):30-33.
被引量:3
6
许镇龙,衷明华,林晓伟,郑德和.
凤凰消炎喷雾剂的研制工艺[J]
.广东化工,2006,33(12):48-52.
7
赖毅勤,周宏兵.
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07,9(04A):54-58.
被引量:46
8
石晶,郭兴凤,李露.
响应面法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23-26.
被引量:8
9
林晓伟,衷明华,许镇龙,郑德和.
茶多酚、绿原酸、穿心莲内脂三种药物的提取方法的比较[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7(2):35-37.
10
郑德和,衷明华,许镇龙,林晓伟.
凤凰茶、金银花、穿心莲提取液及对抑制口腔病菌效果的研究[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67-69.
被引量:3
1
李志强,葛彦双,曾春菡,刘小波,王丽.
油茶叶茶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5):1056-1062.
被引量:7
2
李丽娟,刘冰.
枸杞茎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和含量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58-158.
3
吴朝霞,孟宪军,金嫘.
聚酰胺分离纯化葡萄籽原花青素及部分产物组分构成的初步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2):71-74.
被引量:2
4
杨敏丽,郝凤霞.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255-259.
被引量:24
5
高健.
盐地碱蓬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2):55-57.
被引量:28
6
彭珍,孟庆然,陈璐,赵晓庆,刘彬,王苏,曹栋.
芝麻粕中芝麻素酚三糖苷的提取、纯化与结构鉴定[J]
.中国油脂,2016,41(1):68-71.
被引量:3
7
张志信,张仕秀.
瓶尔小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紫外光谱鉴定[J]
.文山学院学报,2010,23(4):141-143.
被引量:6
8
徐宗海,吴洪新,魏孝义,冯世秀,呼天明.
达乌里胡枝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7):1485-1489.
被引量:10
9
张国英,曾韬.
辣蓼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3):21-24.
被引量:39
10
郭俊明.
茶叶细胞壁总糖的测定[J]
.红河学院学报,1997(4):17-19.
被引量:1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