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政策动员为视角的新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70年代,韩国掀起了促进农村发展的"新村运动"。通过这次运动,韩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趋向和谐。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本文主要从政策动员的视角来分析新村教育,从而对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提供借鉴。
作者
郑娟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第10X期308-308,共1页
China Urban Economy
关键词
政策动员
新村教育
韩国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杨正联.
政策动员及其当代中国向度[J]
.人文杂志,2008(3):67-73.
被引量:8
2
李加明.
韩国新村运动的组织动员机制研究及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新疆农垦经济,2007(12):59-63.
被引量:1
3
张德强.
论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育本质[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9):14-19.
被引量:2
4
王春平,孙向阳,刘万兆.
韩国新乡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470-47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石磊.
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
.社会学研究,2004(4):39-49.
被引量:69
2
刘俊浩.
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变迁、绩效及政策涵义[J]
.农村经济,2006(6):6-8.
被引量:7
3
任占东,蔡祖森.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新疆农垦经济,2006(8):8-11.
被引量:3
4
詹德斌.
韩国新村运动的起因及作用再考察[J]
.现代经济探讨,2006(10):79-82.
被引量:5
5
李水山.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社会特征及其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80-83.
被引量:5
6
[5]林毅夫.http://finance.sina.com.cn[O].2004-06-11.
7
郑新立.大陆兴起新村运动培训风[J].凤凰周刊,2006,(21).
8
[13]宋义达.韩台研发投资增长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N].朝鲜日报,2006-10-31.
9
[6]丁甲镇.新村教育的起源和变迁[EB/OL].http://blog.naver.com/ubo?Redirect=Log&logNo=20296264,2005-12-14.
10
[7]金顺培(音).曾一直认为反共教育就是爱国[N].韩民族,2004-09-07.
共引文献
14
1
张海柱.
民生取向的公共政策创新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S2):56-62.
被引量:3
2
谭翀,严强.
从“强制灌输”到“政策营销”--转型期中国政策动员模式变迁的趋势与逻辑[J]
.南京社会科学,2014,0(5):62-69.
被引量:21
3
李胜贤,郭明顺.
日本新村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07-309.
被引量:4
4
李正楠,李祥利,陶佩君.
韩国新村运动突出国民精神培养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3):336-339.
5
康嘉,康爱荣,李菁.
农村新民居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唐山为例[J]
.经济论坛,2012(7):78-81.
被引量:1
6
高雪萍.
韩国政府对农村人类发展的财政支持及其经验启示[J]
.老区建设,2013(14):19-21.
7
陈志,乐章.
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评及其启示[J]
.新疆农垦经济,2014(1):89-92.
被引量:1
8
王志章,陈亮,王静.
韩国乡村反贫困的实践及其启示研究[J]
.世界农业,2020,0(1):41-48.
被引量:9
9
田恒.
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经验转向与未来选择——基于贵州省的实践考察[J]
.学会,2020(10):5-13.
10
毛伟.
政策动员对流动农民返乡意愿的影响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6):83-91.
1
朱小静,唐国华.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J]
.农村经济,2006(9):126-129.
被引量:3
2
葛红岩,吕彦儒.
韩国新村教育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7(16):104-105.
被引量:1
3
李水山,黄长春,李鹤.
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新村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6(3):23-25.
被引量:15
4
余明珍,王正双.
高度发达的韩国农村经济信息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
.云南农村经济,1997(6):77-78.
5
徐宝康.
韩国:两大动力促农民致富[J]
.农产品市场,2006(14):31-31.
6
吴伟.
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之借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1):77-78.
被引量:1
7
巩法勇.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启示[J]
.商业文化,2016,0(3):12-13.
8
赵相弼,李东华.
韩国农村发展模式新探索[J]
.当代韩国,2007(2):72-79.
被引量:4
9
韩国大蒜种植面积今年减少[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43(1):34-34.
10
李德武.
韩国农村印象[J]
.共产党员,2006(1):55-55.
被引量:1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