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Bullacta exarata Population in Intertidal Zone of Yellow River Delta,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解黄河口泥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学特性,于2014年7、8、11月对黄河口三角洲海域的泥螺群体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其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调查发现,7、8月份泥螺的分布密度较11月份高,约为25只/m^2,11月份泥螺集中分布于中潮区的中、上部。泥螺主要栖息于滩面上的浅水湾中,它们会频繁地在潮湿的滩面上爬行,并在涨潮时迅速潜入沙中。7、8月份为泥螺的繁殖旺盛期,成体泥螺会在相互靠近1~2 min后进行交尾活动,整个交尾过程持续约25 min。调查中还发现了3只泥螺进行交尾的现象。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发现,泥螺受精卵发育至担轮幼虫阶段所需时长为30. 0~33. 5 h,受精卵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阶段需43~51 h,受精卵发育至浮游面盘幼虫阶段需51~73 h,受精卵发育至匍匐幼虫阶段需73~81 h,受精卵发育至稚螺阶段需81~164 h。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6期347-351,共5页 Fishe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要海水养殖生物种质保存与评价技术研究"(2016GSF115007) 山东省财政创新项目"水产经济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及种质评价应用" 中海油公益基金会项目"山东省典型海岸带大型底栖生物恢复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10

共引文献74

同被引文献9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