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端粒和端粒酶结构与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端粒是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能够维持染色体末端的遗传稳定性,它的存在避免了染色体被酶降解。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在维持端粒长度上发挥关键。端粒与端粒酶在细胞的永生化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结构及作用的研究进展,从而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作者
张涵渝
机构地区
邹平县第一中学
出处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第8期2-4,共3页
Information Recording Materials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细胞衰老
肿瘤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1
胡建,覃文新,万大方,顾健人.
端粒及端粒酶研究的最新进展[J]
.生命科学,2001,13(3):113-118.
被引量:13
2
张嵩(综述),王玉虎(综述),陈乃耀(审校),赵辉(审校).
端粒、端粒酶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3):285-286.
被引量:7
3
王韫芳,王全立,李昕权.
肿瘤细胞端粒、端粒酶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2):102-104.
被引量:4
4
邵晋晨,吴继锋.
端粒酶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22(1):36-39.
被引量:19
5
崔亚竹.
端粒酶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126-127.
被引量:2
6
孙莹,邹亚学,郑梅竹,潘风光,张玉静.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73-77.
被引量:4
7
李楠,黄莉,何冰,钟艳平,林若芸,李力,薛林涛,王世凯,黎丹戎.
实时PCR检测单细胞中人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表达[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3,29(4):383-388.
被引量:6
8
解静蕾,侯卜,张超,邵鹏柱,胡春.
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34(9):817-82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廖锦岐,李胜新,黄华容,方庆安,杨清绪,曾宏.
肝癌细胞凋亡端粒酶活性和bcl-2基因表达[J]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7):785-787.
被引量:3
2
[1]Blackburn E H, Gall J G. J Mol Biol, 1978; 120: 33-35.
3
[2]Flint J, Bates G P, Clark K, et al. Nat Genet, 1997;15: 252-257.
4
[3]Klobutcher L A, Swanton M T, Donini P,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1; 78: 3015-3019.
5
[4]Gravel S, Larrivee M, Labrecque P, et al. Science,1998; 280: 741-744.
6
[5]van Steensel B, Smogorzewka A, de Lange T. Cell,1998; 92: 401-413.
7
[6]Griffith J .D, Comeau L, Rosenfield S, et al. Cell,1999; 97: 503-514.
8
[7]Carol W G. Cell, 1999; 97: 419-422.
9
[8]Nugent C, Hughes T R, Lue N F, et al. Science, 1996;274: 249-252.
10
[9]Shore D. Biol Chem, 1997; 378: 591-597.
共引文献
45
1
陈巧,郭春芳,廖张刚.
端粒酶研究进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0):113-117.
2
郑美蓉,赵霞,杨木兰,阮幼冰.
鼠双微粒体-2基因和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1):5-9.
3
江琴,崔留欣.
端粒酶生物学作用及活性调节[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6):368-370.
4
罗庆,宋关斌,秦建,申晓东.
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7):115-117.
被引量:11
5
王晶,聂胜洁,景强.
端粒与年龄[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29(2):101-105.
6
李兰,潘庆玉,沈伟,潘庆杰,周艳荣,邓继先.
外源基因转染导致山羊体细胞过快衰老与端粒缩短的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6):45-49.
被引量:2
7
刘丹,汉丽梅,潘永荣.
端粒、端粒酶及其与细胞衰老的关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5):20-22.
被引量:1
8
沈伟,李兰,吴晓洁,周艳荣,潘庆杰,陈宏,邓继先.
外源基因转染导致小鼠体细胞过快衰老及p16^(INK4a)表达水平变化[J]
.遗传,2006,28(11):1383-1388.
被引量:1
9
李长龙,金琦,孔繁荣,孙玉清.
组织端粒酶活性和细胞调亡指数的测定在胃癌早期临床诊断的意义[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1):42-43.
10
李翊卫,王惠军.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胸水端粒酶活性[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4):551-5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5
1
曾辉,曹延延,王伟,李琰,姚永正,王瑞.
XRCC5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0):1012-1016.
被引量:2
2
罗莉莎,刘苏.
槲皮素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6):330-332.
被引量:17
3
曹瑞珍,薛艳,张丽伟.
端粒、端粒酶和肿瘤、细胞衰老[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188-191.
被引量:6
4
丁金丽,刘芳芳,于成国.
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10):473-475.
被引量:4
5
强毅.
植物蔗糖磷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4):557-560.
被引量:19
6
张江丽.
胚胎发育中骨骼肌组织的形成及调控[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7-6448.
被引量:9
7
袁辉,张雨良,杨峰山,张一彤.
玉米螟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6AE25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5-12.
被引量:2
8
刘树生,孟学多.
桃蚜、萝卜蚜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1990,17(2):169-175.
被引量:13
9
高飞,蔡军,杨新春.
体外定向诱导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2):179-181.
被引量:3
10
马雯,刘玉环,阮榕生,张锦胜,巫小丹,彭红.
膳食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12,31(4):11-1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龚大洁,张利平,李隆.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3):92-97.
2
王丽丽,杨宇琴,黎晨,尤培蒙,杨田,赵晋.
端粒酶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3):50-53.
被引量:1
3
廖婧,许长俊,周红林,刘洋.
c-Myc、hTERC基因检测及HC2-HPV分子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7):6-10.
被引量:4
4
廖婧,许长俊,孙春意,潘景,周红林,刘洋.
hTERC基因检测与HC2、SPR技术检测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9):17-20.
被引量:2
5
张鑫泽,张慧杰,周义成,李昭,王赫远,朱智慧.
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0,39(6):8-14.
被引量:2
6
姜欣颖,马利兵,杨慧,曲静,仉亚利,贺小英.
基于RNA-Seq数据分析端粒酶对牛乳腺上皮细胞重编程进程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11):28-35.
7
闫美淋,雍芳,赵淑琴,郜原.
细胞永生化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2022,54(2):141-146.
8
李丹弈,徐涵,赵晓雨,吴珊珊,杨磊,白春玲,李光鹏,苏广华.
细胞培养肉的发展现状和挑战[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3,31(1):165-171.
被引量:3
9
孙梓越,钱力,李丹,朱瑞芳,韩永康,刘学军.
TGF⁃β1调控人肺泡上皮细胞中DNA甲基化酶和端粒酶的机制[J]
.护理研究,2023,37(12):2138-214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赵进兰,辛晓芳.
中高危型HPV检测在早期预测阴道镜检查阴性妇女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02):28-29.
被引量:6
2
靳梦杰,胡倩,李强,吴辉.
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TCT结合HPV检测用于宫颈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J]
.武警医学,2021,32(12):1025-1029.
被引量:2
3
廖婧,许长俊,孙春意,潘景,周红林,刘洋.
hTERC基因检测与HC2、SPR技术检测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9):17-20.
被引量:2
4
袁喜先,陈月.
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对人HT-29结肠癌细胞中c-myc、hTERT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化工,2020,47(22):53-54.
5
马学琴,张丽敏,虎峻瑞.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桂枝茯苓丸治疗宫颈癌的机制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8):7-11.
被引量:4
6
白鹏华,胡瑞瑞,边东波,刘宝生,李诺,洪超凡.
荆条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室内毒力评价[J]
.天津农业科学,2022,28(S01):57-60.
被引量:2
7
张浩,王金彦,赵杰,陈义娟,蒋杰贤,季香云.
萝卜蚜LeATPf基因的克隆及其RNA干扰制剂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2022,59(4):843-853.
被引量:1
8
徐厚祥,徐彬,熊吉川,刘学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病毒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
.中国激光,2022,49(15):137-156.
被引量:8
9
王俐娜,史宁宁.
TCT、HPV E6/E7 mRNA、hTERC基因扩增对子宫颈癌的筛查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9):41-45.
被引量:1
10
关欣,周景文,王守伟,李春保,陈坚.
细胞培养肉高效合成的生物学基础与技术挑战[J]
.中国食品学报,2024,24(5):103-125.
被引量:2
1
郭圣安.
DNA测试可以预测寿命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6):10-12.
2
最清晰端粒酶结构问世[J]
.飞碟探索,2018,0(3):5-5.
3
赵连泽,安友仲.
端粒长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2018,33(5):507-509.
被引量:2
4
孙莹,MITCHELL C,MCLANAHAN S,SCHNEPER L.
文献快报(2):父亲角色的缺失与儿童端粒长度缩短相关[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3):324-324.
5
庞艳彬,李文文,罗建民,季静,杜欣.
衰老的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3):942-946.
被引量:5
6
研究发现控制水稻粒长粒重数量性状新位点[J]
.种业导刊,2018,0(4):35-35.
7
李海丽,邵驰浩,周若宇,张永进,李翠,罗瑛.
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7):1029-1033.
被引量:12
8
朱建新.
艾滋病研究大事记[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7,0(4):171-173.
9
范琼,王磊.
中国科大揭示一种酵母乙酰转移酶的“钻戒”结构[J]
.前沿科学,2018,12(1):90-90.
10
曲晓辰,许嘉越,王秉权,毛腾宇,吕浩骏,黄志纾,欧田苗.
端粒酶在端粒延长中的机制研究及其作为药物靶标的进展[J]
.今日药学,2018,28(4):285-288.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