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再生示范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Demonstration Performance and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Hanyou 73 as Ratoon Ri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节水抗旱稻旱优73进行"一季+再生"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旱优73表现出生育期短、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性好、米质优良等特点,栽培上应注重适当早播、合理施肥、适时收割、适宜留桩高度、加强田间管理。
作者
赵洪阳
付强
张剑锋
刘毅
机构地区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3,共2页
Hybrid Rice
基金
上海市种业发展项目(沪农科种字2016第1-6号)
上海市种业发展项目(沪农科种字2017第1-1号)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旱优73
再生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7,23(3):13-17.
被引量:22
2
余新桥,刘国兰,李明寿,潘忠权,张安宁,朱敬乐,罗利军.
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旱优73[J]
.杂交水稻,2016,31(4):79-81.
被引量:38
3
高广金,杨艳斌,孙琛.
超级稻丰两优香1号再生栽培示范技术[J]
.中国稻米,2013,19(4):121-122.
被引量:12
4
赵洪阳,解波,朱敬乐,刘毅.
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旱优73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7,32(6):39-41.
被引量:19
5
高欢,赵洪阳,聂元元,张剑锋,周佩雯,黎佳佳,龚丽英.
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J]
.上海农业学报,2017,33(6):123-128.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73
1
刘国华,邓化冰,陈立云,肖应辉,唐文邦.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J]
.杂交水稻,2002,17(1):45-47.
被引量:36
2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卓传营,谢华安.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103-107.
被引量:20
3
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蔡亚港,黄海明.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1,11(1):1-12.
被引量:36
4
邹应斌.
亚洲直播稻栽培的研究与应用[J]
.作物研究,2004,18(3):133-136.
被引量:88
5
郭文韬.
略论中国再生稻的历史发展[J]
.中国农史,1993,12(4):1-6.
被引量:18
6
张黎光,黎用朝.
插秧根数与留桩高度对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1994(2):21-22.
被引量:10
7
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
杂交水稻腋芽再生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4):323-327.
被引量:7
8
任天举,李经勇.
保芽及促芽肥^15N对中稻—再生稻的生理效应初探[J]
.再生稻,1995(1):25-29.
被引量:5
9
黄育民,李义珍,蔡亚港,柯碧娥,蔡宝盛.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1995,13(3):45-47.
被引量:9
10
白世枝,单连贵,曹启章,苗雨佳,李恒荣,陈富忠.
旱作水稻新品种丹粳5号简介[J]
.辽宁农业科学,1995(3):54-5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94
1
徐姮,梅军,刘克敏,成刚华,熊康成,昌华敏.
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820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44-45.
被引量:1
2
谢春甫,王记安,刘红平,刘华曙,高长清,刘长兵,乐菊,汤汉华,林忠辉,汪新胜,王伟刚,郑明.
不同品种作再生稻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64-65.
被引量:3
3
王记安,刘华曙,刘红平,谢春甫,高长清,刘长兵,乐菊,汤汉华,林忠辉,王伟刚,汪新胜,郑明,罗珍美.
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3):42-43.
被引量:4
4
费震江,董华林,武晓智,周鹏.
湖北省再生稻发展的现状及潜力[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5977-5978.
被引量:27
5
胡红卫,余文辉.
“油稻再”两种三熟高产栽培技术简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8):55-56.
被引量:2
6
张羽,刘习中,钱伟宏.
不同收获方式和催芽肥施用时间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5,21(6):83-84.
被引量:8
7
刘丹,黄修荣,王记安,高长清,罗珍美,程建平.
孝感市再生稻品种的筛选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1):2739-2742.
被引量:5
8
涂军明,李景润,皮楚舒,熊之曦,钱太平,梅少华,吴金元,肖齐圣,张羽,马皓,周薇.
黄冈市再生稻生产现状、问题及适度发展建议[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3):3276-3279.
被引量:10
9
徐秀如,马国华,荀飞琼,周海平,王成豹,李水生,张宏化.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V18S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7,32(3):13-14.
被引量:2
10
许有尊,吴文革,陈刚,丁广礼,习敏,孙雪原,周永进,李友星,刘超.
杂交旱稻丰产节水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J]
.中国稻米,2017,23(4):39-4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9
1
李小平,姜宏立,郑传举,刘路广,罗金耀,陈小宝,程国银.
低温弱光对典型大棚作物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9,38(S02):48-51.
被引量:3
2
刘博,韩勇,解文孝,李建国,刘军,高岐.
灌浆结实期弱光对水稻产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08,14(5):36-40.
被引量:44
3
陈玉萍,陈传波,丁士军.
南方干旱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以湖北、广西和浙江三省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0(11):51-57.
被引量:17
4
余新桥,李明寿,梅捍卫,刘国兰,张安宁,王飞名,李天菲,罗利军.
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沪优2号的选育[J]
.分子植物育种,2010,8(6):1177-1179.
被引量:16
5
杨东,段留生,谢华安,黄庭旭.
水稻幼苗生长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70-79.
被引量:9
6
谢戎,余新桥,方第端,彭晓明,吴丽君,刘成元,李永洪.
节水抗旱杂交稻在川南丘陵稻区的示范效果[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923-926.
被引量:2
7
何俊俊,杨京平,杨虎,赵杏,叶欣怡.
光照及氮素水平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40(5):495-504.
被引量:26
8
杨虎,戈长水,应武,杨京平,李金文,何俊俊.
遮荫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及光合、形态特性参数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3):580-587.
被引量:41
9
余新桥,刘国兰,李明寿,潘忠权,张安宁,朱敬乐,罗利军.
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旱优73[J]
.杂交水稻,2016,31(4):79-81.
被引量:38
10
欧阳宏新.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吉安县的推广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39-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聂天喜.
安乡县节水抗旱水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6):41-41.
被引量:2
2
王礼兵,潘伟,毛夏丰.
江西省旱优73再生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22,42(5):76-77.
被引量:3
3
余若云,杨伟波,朱里,余新桥.
椰林自然遮阴对间作节水抗旱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22):87-92.
被引量:2
4
罗云,黎淳锋,林志豪,叶万余,吴春玲,黎华,黄鹏,刘晨雨,董鹃.
贺州地区旱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1):108-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曾令松,潘彩楼.
甬优1540再生栽培播期试验总结[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0(10):24-25.
2
毛瑞玲.
沿淮流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广适性筛选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4):5-9.
被引量:1
3
厉招阳,黄情,童金花,易平,冯春水,罗兴红,肖原岩.
优质稻晶两优1468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3(17):16-20.
被引量:5
4
蔡樊,金文雨,何文丽,张玉烛,魏中伟.
海水胁迫对杂交水稻叶片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6):76-81.
5
陶瑶,汤卫强,管建丰.
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泰优390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23,35(10):21-25.
6
车阳,蒋伟勤,李可,文廷刚,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徐永刚,杨威.
二氢卟吩铁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抗渍害能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23,39(8):1627-1634.
被引量:1
7
汪暖,邵庭,吴美娟,黄洪明,张亚男,何金根.
浙中西地区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24(22):67-69.
8
江花琴,孙军华,闻军清.
富阳节水抗旱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
.江西农业,2025(4):60-62.
1
聂天喜.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安乡县的表现与栽培技术[J]
.植物医生,2018,31(5):19-19.
被引量:3
2
陈明章,黄冰煌,余琼容.
晚稻杂交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8(4):116-120.
3
周景平.
再生稻不同留茬高度试验总结[J]
.南方农机,2018,49(7):79-80.
4
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585[J]
.杂交水稻,2018,33(2):84-85.
被引量:1
5
黄世聪,冉景慧,易镇邪.
机收留桩高度对‘甬优4149’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8,32(3):188-190.
被引量:8
6
陈志红.
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技术及问题分析[J]
.湖北植保,2018(3):63-64.
7
孙成续.
寒地棚室茄果类蔬菜栽培及管理技术[J]
.种子科技,2018,36(7):76-77.
8
于洪科.
苹果树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分析[J]
.乡村科技,2018,9(3):75-76.
被引量:2
9
吴旭佩.
晶两优534在房道镇种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4):12-12.
10
耿文良.
水稻新品种吉粳63号[原品系(种)代号吉84—83][J]
.东北农业科学,1988,40(4).
杂交水稻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