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在观念更新——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博士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研成果好比是种子,企业好比是农田,要想实现广种精收,必须要在培育良种、选种、高效率撒种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在种子和农田之间需要专人从事培育、销售种子的工作,这他正是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作者
王丹梅
机构地区
本刊记者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2年第8期22-27,共6页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
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管理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1
贺海明,朱文学,刘成敏,胡海英.
地方高校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刍议[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27-30.
被引量:1
2
刘皓,郭莹,袁红梅.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3):208-209.
被引量:1
3
杨虹,刘楚达,肖贻杰.
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5-7.
被引量:9
4
许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与对策[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8-49.
被引量:4
5
许红.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的现状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02X):166-167.
被引量:6
6
许红.
试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制的研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2):8-11.
被引量:1
7
张翔.
关于加快高校专利申请及转移工作的建议[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17(6):35-38.
被引量:7
8
李玉清,田素妍.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37-39.
被引量:29
9
于宝莲.刘辉.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0
郭来锁.
推进中国农业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再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3):148-15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赵文华,薛天祥,侯定凯.
各国高等学校技术转移的比较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1998(5):39-43.
被引量:3
2
李培新.
浅议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J]
.天津科技,2004,31(5):38-39.
被引量:3
3
宗占国.
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102-105.
被引量:13
4
张喜梅,张微.
美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
.中国冶金教育,2004,9(6):33-36.
被引量:3
5
周克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54-56.
被引量:22
6
杨勇,金能明.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7):19-21.
被引量:5
7
周霞,李强.
培育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18-19.
被引量:3
8
余克强.
高校与企业的智力对流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192-194.
被引量:3
9
夏源,郑焕斌,沈壮.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政策研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1):44-52.
被引量:1
10
新华社讯.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山西科技报,2002—08—21.
共引文献
53
1
王乐,俞婧,马瑾,李玉革,贾文霄.
新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基础及转化困境分析[J]
.新疆医学,2019,49(4):430-432.
被引量:2
2
江清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1):53-57.
被引量:1
3
赵镇,李海燕,王省良,叶深溪,赵醒村.
医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6):351-352.
被引量:3
4
袁木棋.
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3-97.
被引量:6
5
刘凯.
科技转化质量瓶颈的主观因素分析[J]
.企业家天地,2008,0(9):238-239.
被引量:1
6
赵镇,李海燕,王省良,叶深溪.
医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4):79-82.
被引量:1
7
闫湘.
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0-12.
被引量:17
8
白利娟,汪小梅.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析[J]
.情报杂志,2006,25(7):46-48.
被引量:12
9
穆养民,张俊杰.
推进农村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6(5):131-133.
被引量:4
10
汪小梅,白利娟,袁薇.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J]
.工业工程,2007,10(1):95-98.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36
1
赵文华,薛天祥,侯定凯.
各国高等学校技术转移的比较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1998(5):39-43.
被引量:3
2
李培新.
浅议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J]
.天津科技,2004,31(5):38-39.
被引量:3
3
宗占国.
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102-105.
被引量:13
4
张喜梅,张微.
美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
.中国冶金教育,2004,9(6):33-36.
被引量:3
5
周克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54-56.
被引量:22
6
杨勇,金能明.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7):19-21.
被引量:5
7
周霞,李强.
培育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18-19.
被引量:3
8
余克强.
高校与企业的智力对流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192-194.
被引量:3
9
夏源,郑焕斌,沈壮.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政策研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1):44-52.
被引量:1
10
新华社讯.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山西科技报,2002—08—21.
引证文献
14
1
许红.
试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制的研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2):8-11.
被引量:1
2
于宝莲,刘辉.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9-40.
被引量:3
3
李玉清,田素妍.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37-39.
被引量:29
4
张翔.
关于加快高校专利申请及转移工作的建议[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17(6):35-38.
被引量:7
5
许红.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的现状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02X):166-167.
被引量:6
6
许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与对策[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8-49.
被引量:4
7
杨虹,刘楚达,肖贻杰.
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5-7.
被引量:9
8
贺海明,朱文学,刘成敏,胡海英.
地方高校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刍议[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27-30.
被引量:1
9
刘皓,郭莹,袁红梅.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3):208-209.
被引量:1
10
牛显明,张庆荣,王旭赟.
加快建立防火墙、规范管理、推动高校产业良性发展[J]
.中国高校科技,2006(S2):76-77.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王乐,俞婧,马瑾,李玉革,贾文霄.
新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基础及转化困境分析[J]
.新疆医学,2019,49(4):430-432.
被引量:2
2
江清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1):53-57.
被引量:1
3
赵镇,李海燕,王省良,叶深溪,赵醒村.
医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6):351-352.
被引量:3
4
袁木棋.
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3-97.
被引量:6
5
刘凯.
科技转化质量瓶颈的主观因素分析[J]
.企业家天地,2008,0(9):238-239.
被引量:1
6
赵镇,李海燕,王省良,叶深溪.
医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4):79-82.
被引量:1
7
李晓娣,杨栩.
我国加入WTO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5(8):67-68.
被引量:1
8
高杰,周敬馨.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17-17.
被引量:22
9
闫湘.
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0-12.
被引量:17
10
白利娟,汪小梅.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析[J]
.情报杂志,2006,25(7):46-48.
被引量:12
1
周晓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教育信息化进入快车道 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深入剖析《纲要》信息化思路[J]
.中国教育网络,2010(7):7-9.
被引量:3
2
“慕课”是否适合基础教育?[J]
.内蒙古教育,2015(5):37-37.
3
詹映.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教学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5):240-240.
被引量:1
4
郭占力.
突破瓶颈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68-69.
5
王品华.
强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J]
.科技.人才.市场,1999(B10):90-93.
6
刘兴民,汪宜丹.
“挑战杯”挑战高校知识产权[J]
.电子知识产权,2000(8):54-55.
7
谢伟,蒋涛,王月茹,华长华.
践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之我见[J]
.科技经济导刊,2016(33):220-221.
被引量:1
8
马天云.
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J]
.华东科技,1999(1):22-22.
9
张文娟.
优化科研软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力——专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9):44-47.
被引量:1
10
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作用[J]
.中国高等教育,2002(23):9-9.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