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海洋倾废活动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海洋倾废活动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海洋倾废活动的现状;海洋倾废活动的科学技术研究;海洋倾废区的监测与管理.同时,依据海洋倾废活动的现有水平和发展动态,该文提出了几项战略保证措施。
作者
范志杰
宋春印
机构地区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
出处
《交通环保》
1994年第5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海洋倾废
监测
管理战略
分类号
X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4
1
赵丽华,赵中一.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现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3):26-27.
被引量:28
2
朱根海,宁修仁,蔡昱明,刘子琳,刘诚刚.
南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研究[J]
.海洋学报,2003,25(S2):8-23.
被引量:72
3
戴明,李纯厚,贾晓平,张汉华,陈瑞雯.
珠江口近海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389-1394.
被引量:35
4
徐宁,吕颂辉,段舜山,李爱芬,刘振乾.
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2):20-24.
被引量:43
5
张和庆.
中国海洋倾废历史与管理现状[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23(5):15-23.
被引量:12
6
徐兆礼,沈新强,陈亚瞿.
长江口悬沙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生长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4):28-30.
被引量:25
7
袁洪志.
COD的极谱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4(2):26-28.
被引量:19
8
戴明新.
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疏浚泥倾倒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交通环保,2005,26(3):9-11.
被引量:20
9
何明海.
塔角海洋倾倒区底栖生物生态[J]
.海洋通报,1995,14(6):29-39.
被引量:5
10
高专.
海洋倾废管理的现状和未来[J]
.交通环保(水运版),1995,16(4):25-2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李冠男,王林,李颖,王祥,王新新.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倾废中的应用进展[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5,30(3):399-406.
被引量:2
2
丁金钊.
疏浚物倾倒对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9):33-37.
被引量:3
3
靳林林.
我国海洋倾废法律制度研究[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2):218-219.
4
杨振雄,陶伟,蔡伟叙,黄志雄,温华.
珠江口外临时海洋倾倒区持续使用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J]
.海洋湖沼通报,2015(3):155-162.
5
穆欣.
我国海洋倾倒收费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0(4X):22-23.
被引量:1
6
胡险峰,蒋真毅,莫磊.
完善上海市海洋倾废管理的对策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8):70-74.
被引量:1
7
程功舜,林赟.
机构改革视野下的海洋倾废监管与执法研究[J]
.南方论刊,2021(9):71-74.
被引量:4
8
靳保辉,何鹰,庄峙厦,王小如.
化学耗氧量(COD)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J]
.海洋技术,2003,22(1):77-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代君,张旭,徐玲.
饮用水中化学耗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0-41.
被引量:1
2
杨启霞,韩吉衢,方东.
COD与回流时间的相关性研究及测定方法改进[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6):48-49.
被引量:5
3
吕建华,郑洁.
论我国海洋倾废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
.行政与法,2014(5):1-6.
被引量:1
4
潘双喜.
化学需氧量COD监测方法对比探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8):126-126.
被引量:2
5
孙同美,王晓亮,齐安翔,陆士良,杨画红,刘建国.
海洋倾倒区容量评估研究——以连云港2#倾倒区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6):37-42.
被引量:3
6
李小宁,王新军,肖培军.
新形势下垦利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1):93-95.
7
陈茂生.
疏浚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对策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8):226-228.
被引量:1
8
罗宏伟,孙晓锋,戴越聪,李杨,黄昊,杨顺益,潘文杰.
长江航道疏浚倾倒区水环境分布特征[J]
.中国水运,2022(1):130-132.
被引量:1
9
张炜.
浅议海洋倾废案件查处对策--以《海警法》的出台为背景[J]
.珠江水运,2022(12):100-102.
10
孙淑艳,许自舟,刘述锡,张浩,宋德瑞,张建丽.
基于非现场监管的海洋倾废监督管理系统[J]
.海洋环境科学,2023,42(1):160-164.
被引量:3
1
邵秘华.
刍论我国海洋倾废区选划及管理[J]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3,10(2):64-67.
被引量:3
2
石莉.
海上倾废区的选划原则[J]
.海洋信息,1994(2):13-13.
被引量:1
3
葛仁英,纪灵.
烟台海洋倾废区环境质量和水质预测[J]
.海洋通报,1990,9(5):77-83.
4
王发君,杜波,李龙章,黄河宁,张德福,周明,韩康.
北黄海倾废区水平扩散系数的推算[J]
.海洋环境科学,1990,9(4):61-64.
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1997(1):50-51.
6
尹杰.
关于海洋倾废区管理的探讨——以青岛胶州湾外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为例[J]
.海岸工程,2001,20(1):48-51.
被引量:5
7
第5章 天津港附近海域三类疏浚物倾倒区的确定[J]
.海洋通报,1995,14(5):94-98.
8
杨晓兰,林以安,张健.
东海三类废弃物倾废区的环境基线调查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1989,8(3):25-31.
被引量:2
9
韩天.
关于建立我国“海洋倾废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设想[J]
.海洋技术,1996,15(4):1-4.
10
尹毅,常乃环,仲维妮.
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应用[J]
.黄渤海海洋,1996,14(1):57-61.
交通环保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