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香港导演许鞍华电影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港导演许鞍华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她的电影注重生命存在本身,对人自身存在的关注成为许鞍华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她的电影中侧重对生活流程和生活现象的自然展现,呈现出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情怀和对人生存在的反思。本文着眼于许鞍华电影中的现象与本质、自由与选择、悲观与宿命等存在主义命题展开剖析与思考,进而探索许鞍华独特的人生观念认知和哲学思考。
作者
宋红岩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3,共4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许鞍华
存在主义
现象本质
自由选择
悲观宿命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孙璐,刘晓希.
终究是女人——许鞍华女性心理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形成探因[J]
.当代文坛,2014(2):125-129.
被引量:7
2
孙慰川.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两性形象及其性别意识[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146-151.
被引量:12
3
李思扬.
许鞍华电影中的日常叙事方法研究[J]
.当代电影,2016(4):183-186.
被引量:6
4
马楠楠.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J]
.电影新作,2016(1):61-66.
被引量:2
5
杨远婴,张颐武,吴冠平,杨丽华.
《黄金时代》[J]
.当代电影,2014(11):49-57.
被引量:9
6
刘曼霖.
浅析许鞍华电影的平民美学——以《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为例[J]
.电影评介,2014(4):34-35.
被引量:2
7
黄秀坤.
许鞍华电影的悲剧意识[J]
.电影文学,2010(16):14-1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魏萍.
“地方的生产”——2010年香港电影可见的文化形态[J]
.电影新作,2011(2):2-9.
被引量:1
2
于中莲.
香港新浪潮电影重要代表——许鞍华[J]
.当代电影,1997(3):89-89+91+93+95+90+92+94.
被引量:9
3
梅峰.
理想的诗情与现实处境──许鞍华九十年代电影创作轨迹[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1):85-94.
被引量:11
4
吴忠诚.
合理与非理的宇宙人生——古希腊神话“命运观”浅析[J]
.外国文学研究,1994,16(4):89-94.
被引量:3
5
罗慧林.
成人视角:身份焦虑下的文化悖论——以张爱玲早期创作为例[J]
.天府新论,2006(1):143-145.
被引量:5
6
杨慧.
无奈、荒唐谁之过 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性别叙事话语[J]
.电影艺术,2007(3):19-22.
被引量:2
7
许鞍华,刘辉,许乐.
后现代姨妈与真实许鞍华 许鞍华访谈[J]
.电影艺术,2007(3):69-74.
被引量:14
8
梅内盖蒂;艾敏;刘儒庭.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H}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3.
9
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M]{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10
张爱玲.十八春[M]{H}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76.
共引文献
32
1
蒋伟.
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命运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4):161-162.
被引量:3
2
张晓慧.
浅析许鞍华电影的艺术魅力——以电影《桃姐》为例[J]
.电影文学,2013(7):44-45.
被引量:3
3
齐燕敏.
许鞍华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与叙事风格[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11(2):79-83.
4
周锦春.
论许鞍华电影的逃离情结及其命运意识[J]
.文教资料,2013(31):133-135.
5
徐付美智.
许鞍华对张爱玲《半生缘》之电影改编[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10):152-155.
被引量:1
6
李静.
论许鞍华影片中女性意识的嬗变[J]
.职大学报,2014(5):27-29.
被引量:1
7
李文华.
许鞍华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电影文学,2015(15):64-66.
被引量:3
8
李琼楠.
影片《黄金时代》拍摄手法分析——文艺实验片的得与失[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9):179-181.
被引量:1
9
王士霖.
反缝合——评许鞍华电影《黄金时代》的叙事艺术[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6,14(1):79-82.
10
王蒙.
许鞍华女性意识主导下的电影特色[J]
.电影评介,2016,0(3):31-33.
同被引文献
58
1
汤旭梅.
中国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思考[J]
.当代电视,2018(12):102-103.
被引量:1
2
赵稀方.
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延续——冷战结构下的香港文学[J]
.北方论丛,2018(1):25-32.
被引量:5
3
吕珍珍.
“半透明的双层结构”与荒诞派戏剧接受困境的突破——以香港话剧《孤男毒女》为中心[J]
.戏剧艺术,2018(1):14-22.
被引量:2
4
凡夫.
《阿依达》与《曼德拉》:香港歌剧舞台的两个特别制作[J]
.歌剧,2018,0(2):38-43.
被引量:2
5
方博.
人文不只是关怀——谈室内歌剧《米拉》的创作[J]
.歌剧,2018,0(2):50-53.
被引量:1
6
李骏.
后九七香港电影的移民表述[J]
.电影文学,2018(4):27-29.
被引量:2
7
徐诗颖.
白先勇与《香港文学》[J]
.民族文学研究,2018,36(1):93-102.
被引量:1
8
梁淑雯.
无法“把身体放下”:香港女作家韩丽珠小说中的身体书写[J]
.文艺争鸣,2018(2):7-13.
被引量:3
9
王乙涵.
许鞍华电影的中产阶级女性表达[J]
.电影文学,2018(5):69-71.
被引量:2
10
郭越.
论香港“新电影”对于华语电影的美学贡献[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75-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徐诗颖,肖小娟,何春桃.
2018年香港文学研究概况[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7(4):40-52.
1
刘莘.
形象的哲学——试论萨特[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14-26.
2
施一公.
我的人生观念与事业追求[J]
.档案记忆,2017,0(12):6-8.
3
菅娜娜.
试论《围城》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及其超越[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11):77-79.
4
宫玉波,李倩.
萨特存在主义视域下的《骑马下海的人》探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87.
被引量:2
5
徐芳.
无声风铃[J]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8,0(1):10-11.
6
姜又琳.
试论张贤亮对女性的“占有式”书写——以《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16-24.
7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办法[J]
.中国农业会计,2017(12).
8
高筠.
无一物中无尽藏 有山有水有楼台——《富春山居图》笔墨语言探析[J]
.都市文化研究,2017(1):203-215.
9
蒋好霜.
存在中的文明“他者”——《呼啸山庄》中的“荒原”与“本真”[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5):59-63.
被引量:1
10
陈雪虎.
试谈文艺公共性的内涵和问题——兼论王一川《艺术公赏力》[J]
.当代文坛,2018(1):35-42.
被引量:2
电影文学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