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民族认同:“假西番”族群中的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藏区的东北边缘,河湟地区自古便为中华民族多元族群交往互动的交通要道。河湟地区同时也是藏区入口和丝路走廊的复线,多种文化圈的相互作用使得不同族群在适应走廊地带多元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文化的交融。历史记忆了文化交融的族群演绎,"假西番"族群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以四大文化类型中的"假西番"三种解释与写法,指涉藏区边缘族群交融的历史谱系和文化因子,其历史规律与地缘特征管窥了复合民族结构形成与作用的历史轨迹。就"多元"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丰富多样的主体来源和层次包容;就"一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连接多元族群不可分裂的持续性。在现实性上,"假西番"族群的文化交融,不仅以族体来源的"多元"形塑了中华民族整体的部分,而且以民族交往的共居凸显了中华民族"一体"的构成,最终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景交融与理性自觉。
作者 梁玉金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6期32-37,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五个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6AZD03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河湟段多民族口传文学与民俗中的衍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BZW17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5

共引文献5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