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催化裂化反应是石油化工工艺中将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方法,整个反应系统的稳态情况对于工艺系统加工能力和设备的规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催化裂化系统稳态方面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模拟的组分模型作为催化裂化再生反应系统的基础,通过多稳态特征开展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稳态模型仿真模拟,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较为一致。
作者
张保童
曹艳梅
机构地区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联合二车间
出处
《化工管理》
2017年第31期72-72,共1页
Chem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反应再生系统
稳态模型
换热器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康明艳,李钒,伍丽娜.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热平衡控制[J]
.天津化工,2017,31(2):16-19.
被引量:3
2
谢朝钢,魏晓丽,龚剑洪,龙军.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及实践应用[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7,33(2):189-197.
被引量:30
3
戴薇薇,谢恪谦,张星,宫海峰,庞春天,李倩,刘艳苹.
催化裂化装置热量匹配优化与节能[J]
.中外能源,2017,22(3):86-9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崔守业,许友好,程从礼,龚剑洪.
MIP技术的工业应用及其新发展[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S1):23-28.
被引量:14
2
石亚华,牛传峰,高永灿,戴立顺.
渣油加氢技术的研究 Ⅱ.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的开发[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11):21-24.
被引量:29
3
韩文栋,黄汝奎,龚剑洪.
多产清洁汽油和丙烯的FCC新工艺MIP-CGP的应用[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9):1-4.
被引量:13
4
高永灿,谢朝钢,牛传峰,龙军.
催化裂化操作单元在RICP组合技术中的作用及调整[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39(10):1-5.
被引量:4
5
Xie Chaogang Gao Yongcan.
Advances in DCC Process and Catalyst for Propylene Production from Heavy Oils[J]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08,10(4):1-5.
被引量:4
6
李正,侯栓弟,谢朝钢,龙军.
重油催化裂解反应条件下丙烯的转化反应 Ⅰ.反应性能及反应路径[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5(2):139-144.
被引量:10
7
张执刚,谢朝钢,朱根权.
增强型催化裂解技术(DCC-PLUS)试验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41(6):39-43.
被引量:28
8
尤克伟.
1.4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能耗分析与措施[J]
.中外能源,2010,15(11):88-91.
被引量:10
9
龙军,毛安国,田松柏,侯栓弟.
高酸原油直接催化脱酸裂化成套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3):1-6.
被引量:20
10
许友好,戴立顺,龙军,聂红.
多产轻质油的FGO选择性加氢工艺与选择性催化裂化工艺集成技术(IHCC)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3):7-12.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34
1
谢朝钢.
催化裂解过程丙烯选择性的影响因数探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8,34(1):1-6.
被引量:22
2
王江云,李雅琴,姜龙俊,王娟,毛羽.
双进气道旋风分离器内不同粒径颗粒流动特性[J]
.化工机械,2018,45(2):225-231.
被引量:1
3
霍彦斌,温杰.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热平衡控制研究[J]
.化工管理,2018(12):68-68.
4
高庆军.
同轴式催化裂化反应系统机理模型建立及分析[J]
.辽宁化工,2018,47(6):575-577.
被引量:1
5
彭冲,白红鑫.
劣质蜡油的加氢处理工艺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31(3):7-15.
被引量:1
6
陈全成,郭磊,杜娟莉.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石化技术,2018,25(6):51-51.
被引量:3
7
马文明,谢朝钢,朱根权,赵长斌.
2.2 Mt/a增强型催化裂解装置运行情况分析[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49(1):8-14.
被引量:16
8
谢金朋,吴广恒,王德武,刘燕,张少峰.
变径组合提升管内压力脉动及其流型转变特性[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35(1):83-90.
被引量:3
9
吴宇凡,王丽霞,田辉平.
催化裂解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J]
.工业催化,2019,27(1):11-16.
被引量:1
10
白竣仁,易军,李倩,吴凌,陈雪梅.
面向反应再生过程的量子粒子群多目标优化[J]
.化工学报,2019,70(2):750-756.
被引量:3
1
郭广娟,刘其武,郭成玉,邢昕,李兆飞,王骞,庞新梅,李发永,阎立军.
催化裂化辛烷值助剂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2017,46(9):1879-1882.
被引量:5
2
胡久平.
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探讨[J]
.辽宁化工,2017,46(9):892-893.
被引量:2
3
李卫伟.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装置的模拟与优化[J]
.广州化工,2017,45(19):145-147.
4
陈高俊.
电液执行机构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J]
.通用机械,2017(10):19-21.
被引量:3
5
刘红霞,林琳,管荑,林祺蓉,刘勇,孙雯.
配电网电压偏差治理措施对比分析[J]
.机电工程,2017,34(10):1200-1204.
被引量:2
6
董建伟,朱军辉,娄光谱,杨永.
一维双极量子能量输运稳态模型弱解的唯一性[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55(5):1061-1066.
7
秦素平.
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J]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7,2(5):42-46.
被引量:5
8
袁晓敏.
含SNOP的配电网潮流算法研究[J]
.电子制作,2017,0(19):82-84.
被引量:2
9
李治中,哈立原.
双馈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的损耗与结温准确计算模型及规律研究[J]
.高压电器,2017,53(10):198-203.
被引量:2
10
祝贺,田玉和,杜小丁.
洛阳石化1#催化裂化分馏塔顶循油做再吸收油的改造与效果[J]
.四川化工,2017,20(5):48-50.
化工管理
2017年 第3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