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伤寒论》五苓散证病位及病机探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探析五苓散证的实质问题,纠正长期以来中医学者们认为五苓散证即为"膀胱蓄水证"的不正确认识,笔者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五苓散证并非意指水蓄于膀胱,实则强调的病位应该是在胃,胃腑阳气受损,一方面水饮阻于胃(蓄水),另一方面全身津液更加匮乏(消渴)。这使得五苓散指导临床实践更具实际意义,它不单单是利水剂,可广泛用于各种津液输布运行失常所致的病证。故《伤寒论》中五苓散证本意有三点:一是全身津液的匮乏,用五苓散以迅速补充人体津液;二是用于水停于胃之水痞、水逆等证,气化水液;三是使胃阳有外达之载体,解表散邪。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93-1094,共2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86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27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