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黏土边坡植物固坡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指出了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边坡,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针对边坡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红黏土地区植物固坡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作者
苏莹
韦武昌
封声凤
机构地区
贺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5ZZZK09
2015ZZZK06
2016ZZZK05)
关键词
红黏土
植物固坡
力学机理
分类号
U213.15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8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75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9
1
廖义玲,毕庆涛,姜国萍,赵坤.
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与红粘土[J]
.地球与环境,2005,33(4):13-19.
被引量:15
2
周远忠,刘新荣,张梁,张道友.
红粘土微观结构模型及其工程力学效应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4):726-731.
被引量:33
3
李景阳,朱立军,梁风,陈筠.
碳酸盐岩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J]
.中国岩溶,2002,21(4):233-237.
被引量:18
4
谈云志,孔令伟,郭爱国,万智.
压实过程对红黏土的孔隙分布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5):1427-1430.
被引量:38
5
崔德山,项伟.
ISS加固红色黏土的孔隙分布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10):3096-3100.
被引量:17
6
熊探宇,张永双,曲永新,刘林,施龙青,王献礼.
滇西北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灾害效应[J]
.地质通报,2008,27(11):1894-1899.
被引量:10
7
赵颖文,孔令伟,郭爱国,拓勇飞.
广西原状红粘土力学性状与水敏性特征[J]
.岩土力学,2003,24(4):568-572.
被引量:82
8
赵颖文,孔令伟,郭爱国,拓勇飞.
广西红粘土击实样强度特性与胀缩性能[J]
.岩土力学,2004,25(3):369-373.
被引量:56
9
黄质宏,朱立军,廖义玲,赵青,周训华.
裂隙发育红粘土力学特征研究[J]
.工程勘察,2004,32(4):9-12.
被引量:15
10
欧孝夺,吴恒,周东.
广西红粘土和膨胀土热力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7):1068-1072.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318
1
黄荣樽,邓金根.
流变地层的粘性系数及其影响因素[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z1):836-839.
被引量:19
2
周跃,李宏伟,徐强.
云南松幼树垂直根的土壤增强作用[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z1):110-113.
被引量:38
3
汤有光,郭轶锋,吴宏伟,张华.
考虑地表径流与地下渗流耦合的斜坡降雨入渗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9):1347-1352.
被引量:26
4
张永双,曲永新,吴树仁,谭成轩.
秦岭北缘仙游寺粘土(膨胀土)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
.现代地质,2004,18(3):383-388.
被引量:4
5
章梦涛,邱金淡,颜冬.
客土喷播在边坡生态修复与防护中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10-12.
被引量:65
6
沈晶玉,周心澄,张伟华,李文忠,李永良.
祁连山南麓植物根系改善土壤抗冲性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4):87-91.
被引量:34
7
敖惠修,夏汉平.
从化“5·8”特大洪灾原因及整治对策[J]
.广州环境科学,1998,13(1):36-39.
被引量:7
8
朱显谟,田积莹.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1-10.
被引量:113
9
李勇,徐晓琴,朱显谟,田积莹.
植物根系与土壤抗冲性[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11-18.
被引量:96
10
杨喜田,董惠英,山寺喜成,冯建灿.
播种造林种基盘基质的改良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87-91.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759
1
冯小朋.
基于浙南地域材料的植被混凝土基材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4):128-130.
被引量:1
2
陈荣亚,罗勇,陈开圣,胡兴.
水泥磷石膏稳定红黏土CBR特性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4):104-106.
被引量:1
3
汪浩,白文胜,曾祥勇.
基于旁压试验的贵阳红黏土力学性质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3):118-120.
被引量:5
4
曾红艳,吴美苏,周成,陈群,龚震.
根系与植筋带固土护坡的力学机理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2):151-156.
被引量:16
5
王一冰,吴美苏,周成.
组合根系加固坡土的直剪试验及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1):177-182.
被引量:16
6
雷菁花,杨方社,马艺坤.
砒砂岩区沙棘单根拉伸试验抗拉特性研究[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0(10):59-65.
被引量:1
7
刘勇,廖燕,朱俊卿,罗全锐.
黔北红黏土力学性能改良的试验研究[J]
.四川水泥,2022(10):39-41.
被引量:2
8
晏长根,梁哲瑞,贾卓龙,兰恒星,石玉玲,杨万里.
黄土边坡坡面防护技术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3,23(4):1-22.
被引量:11
9
习智琴,李水生.
碱激发废渣固化原状盾构渣土力学特性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18(S02):611-618.
被引量:3
10
荣德浩.
蔗田粉垄作业过程仿真研究概述[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3):4-6.
同被引文献
10
1
黄小林.
旧路改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
.公路,2009,54(8):206-210.
被引量:7
2
翟文静.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7(1):65-68.
被引量:35
3
张辉.
浅谈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
.北方交通,2013(5):9-12.
被引量:5
4
刘德敏.
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及减缓措施[J]
.绿色科技,2013,15(6):164-167.
被引量:2
5
徐宏万,袁瑾雯.
水土保持框架梁绿化技术在某道路工程边坡治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2):200-201.
被引量:4
6
尹晓蛟,白琳,杨旭.
裸露边坡重建植物群落演替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6,18(8):9-11.
被引量:3
7
胡伽.
高边坡绿化喷植技术在月潭水库工程的应用[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38(12):14-16.
被引量:2
8
尚红,梁彩彤,任姿洁,张凯丽.
3种耐逆植物在济南山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5):188-190.
被引量:4
9
王辉.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分析[J]
.现代园艺,2018,41(24):63-63.
被引量:3
10
史彦卫.
路基边坡工程中植物护坡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18(36):70-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宋鹏飞.
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方案[J]
.绿色科技,2019,0(12):238-239.
被引量:6
2
邵花.
湖南株洲地区生态边坡适生植物景观营造[J]
.绿色科技,2020,0(1):68-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燕华,范满兰.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1(1):7-8.
2
林克坚.
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与防护措施[J]
.绿色科技,2020,0(6):214-216.
被引量:2
3
杜雨静.
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方案[J]
.四川水泥,2020(8):289-290.
被引量:4
4
李达.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J]
.四川建材,2021,47(2):166-167.
被引量:3
5
代凌权.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J]
.安防科技,2021(3):15-15.
6
胡晨霞.
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J]
.交通世界,2022(11):62-63.
7
成词峰,曾家鹏,戴仕鹏.
废弃矿山岩质边坡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研究[J]
.绿色科技,2023,25(6):6-10.
被引量:1
1
马丽芙.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212-212.
2
曹钢龙.
路基过渡段处理措施研究[J]
.山西建筑,2007,33(16):295-296.
被引量:1
3
文斌.
特长隧道防灾救援及安全运营的思考[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0(4):380-381.
4
曾广颜.
浅谈尼日利亚土质路基施工控制技术[J]
.铁道建筑技术,2011(10):63-67.
被引量:1
5
钱征宇.
红黏土地区铁路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铁路,2007(2):41-45.
被引量:6
6
乔明杰.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和应对措施[J]
.山西建筑,2009,35(25):279-280.
7
江海浪.
浅析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隧道进洞方案选择[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5):411-411.
8
黄晓晖.
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黏土力学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
.铁道勘察,2010,36(2):19-22.
被引量:4
9
王明年,何川,翁汉民,李志业.
3车道隧道模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
.公路,1995,40(9):19-28.
被引量:22
10
卿三惠.
桂西南红黏土地区地裂与房裂的调查研究[J]
.路基工程,2001(6):30-36.
绿色科技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