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范围天地,通乎昼夜——张载《正蒙》“一阴一阳”概念解析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阴一阳"概念在张载《正蒙》哲学体系中具有"三极大中之矩"的重要意义,不能简单用"所以然"的思维方式定义为形而上的道。在其哲学论述中,"一阴一阳"可以细分为"絪蕴"、"清浊"、"天地"和"日月"四个层级的形态,所强调的不仅仅是阴与阳两者彼此之间的对待、并立和转化关系,同时也包含着阴阳从隐微幽邃到显著宏大的整体脉络。因此"一阴一阳"的意蕴中含有通贯、周遍与价值建构三个层次的作用,是理解张载哲学中"神化"、"诚明"、"天德"和"天地之性"等重要概念的基础。张载对"一阴一阳"的创造性运用也为自然法则和德性伦理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思考与实践的向度。
作者 雷博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1,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2

  • 1杨小明.黄百家科学思想和成就钩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80-86. 被引量:13
  • 2杨小明,黄勇.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安清翘的左旋会通[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1-109. 被引量:8
  • 3(清)梅文鼎.历学疑问.四库全书,第794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景印,1983.30-32.
  • 4(清)王锡阐.晓阉遗书·杂著·日月左右旋问答[M].,-..
  • 5(元)赵友钦 王Yi刊.重修革象新书.卷下.四库全书,第786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293.
  • 6-.百子全书,第6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 7(明)徐光启 等.新法算书.四库全书,第788、789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 8(清)黄百家.明史·历志,卷2(清抄本)[M].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 9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整理小组.中国天文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23.
  • 10席泽宗.试论王锡阐的天文工作.科学史集刊,第6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7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