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化学史发展学生学科思维——以“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化学教学应在传授学生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化学视角,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以化学史实为平台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以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作者
黄毓娴
机构地区
福州杨桥中学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9期18-20,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关键词
化学思维
化学史
科学本质
金属性质
认识过程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汪伟,赵春辉.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0):66-68.
被引量:5
2
张红雁.
化学史的渗透教学[J]
.祖国(建设版),2014(6):53-53.
被引量:1
3
杨梓生,吴菊华.
以化学史料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15(3):2-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被引量:1139
2
袁维新.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68-73.
被引量:66
3
项红专.
美国科学史教育特色——理解科学本质[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8):38-41.
被引量:9
4
袁维新.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生物教学的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8):31-3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9
1
王志文.
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4):161-163.
2
迟嘉良.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旁白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22-223.
被引量:1
3
梁书.
找准最近发展区 打造探究性课堂——苏教版“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J]
.化学教与学,2016(8):61-64.
4
甘成秋.
基于发展思维能力的论证式教学——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J]
.亚太教育,2020(21):176-177.
5
刘艳.
基于化学史与实验探究融合的教学实践——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J]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2(11):23-26.
被引量:1
6
陈丹丹.
基于发展化学思维的“金属活动性”教学设计[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3):142-144.
7
宋晓萌,左旭晶.
融入HPS教育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9):31-37.
被引量:3
8
邓海涛,魏魏,陈山.
基于化学史实认识物质世界的“质量守恒定律”[J]
.安徽教育科研,2024(11):58-61.
9
程园琴.
用问题引导 促学生思维发展——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19,0(33):159-159.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惠娟,邹正.
让化学史实在原子结构教学中熠熠生辉[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7):32-35.
被引量:5
2
徐敏,刘春生.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分子中的化学史[J]
.化学教育,2009,30(6):73-75.
被引量:4
3
肖红梅,朱纷.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教学的难点分析及其突破[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8-9.
被引量:6
4
白建娥.
利用化学史促进探究教学的案例研究[J]
.化学教育,2013,34(9):21-23.
被引量:3
5
叶波.
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19(1):89-92.
被引量:11
6
国平.
基于化学史的微观表征教学策略研究——以“原子的构成”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5,36(7):20-25.
被引量:4
7
孟献华,倪娟.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设计模型与应用[J]
.化学教育,2016,37(1):74-81.
被引量:16
8
王宝斌.
“阿基米德支点”: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最佳切入点——以“几种重要的盐”教学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1):9-12.
被引量:13
9
程遇玲.
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有机合成设计与评价”高三专题复习[J]
.化学教学,2017,0(1):52-57.
被引量:7
10
卢晓平,张贤金.
重整教学主题 挖掘教学素材 培养科学精神——以“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J]
.化学教学,2017,0(3):58-6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赵苏青.
基于化学史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对话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0(3):105-108.
被引量:5
2
王宝斌.
以“据”涵“养”——《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课教学处理[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4):79-81.
被引量:2
3
赵苏青.
融入化学史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教学设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1):44-47.
被引量:1
4
朱玉军,王香凤.
课例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质量的写作框架和内容要求[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9):39-42.
被引量:3
5
邵美涵,赵艳凝.
试误法在实验中的应用——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35):35-3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罗福标.
运用情境教学助力初中化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为例[J]
.教师,2021(18):53-54.
被引量:1
2
杨梦迪,李晓慧,陈卓伶,唐婉玲,唐媛媛,黄泰荣,王辉.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纪念邮票及其教育价值[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1):103-108.
被引量:2
3
张瑞林,刘晓华,姜言霞.
整合多重表征 促进概念深度理解--以“原电池”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3):23-31.
被引量:7
4
吴科元,张英锋.
人教版新老教材必修部分“化学史”内容的比较[J]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2(9):81-85.
5
刘健,郑长龙,康波,宁晓强.
基于学科理解的“物质成分”大概念教学[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7):73-79.
被引量:2
6
王琳.
落实核心概念功能价值演变的复习课教学——“溶液”单元复习[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9):31-39.
被引量:4
7
李俊达,刘忠英.
助推航天梦情境下金属材料利用的教学——铝和铝合金的使用[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3):43-48.
被引量:3
8
陈志英,刘文西,胡小兵.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引体验式教学——以“物质成分探究”为例[J]
.云南化工,2023,50(9):217-220.
9
王宝斌.
"活力化学"教学主张引领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22):7-11.
被引量:3
10
李小静,艾璐.
大概念统领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物质的组成与结构[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9):79-87.
被引量:8
1
周莉敏.
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溶液组成”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8):16-16.
2
张新忠.
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9):239-239.
被引量:3
3
池方权.
精准把握教材 提高复习效率[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5):51-53.
被引量:1
4
周晶.
绿色化学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J]
.化工管理,2017(16):63-63.
被引量:2
5
张俏.
论学术报告会对人才培养的作用[J]
.科技.人才.市场,2002(5):42-44.
被引量:12
6
郑米华,衷明华.
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微型实验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8):52-52.
被引量:2
7
冯文俊.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实验思维台阶搭建策略——以强弱电解质的实验片段教学为例[J]
.福建教学研究,2017,0(1):31-32.
8
韩云,邓燕宁.
追寻品质之问 展现思维之美——以“价值与价值观”一课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5):29-32.
被引量:2
9
吴星.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
.化学教学,2017,0(5):3-7.
被引量:215
10
范竹发.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0(4):35-38.
被引量:2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