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莫言在1985:“高密东北乡”诞生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诚如许多研究者所谈到的,1985年,是当代文学最富有意味的年份之一。这一年被认为是思想爆发的一年,更是艺术革命的一年。从文学场外部来看,这一年主流意识形态结束了“反对和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批评运动。在年初的全国作协会议上,
作者
周蕾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批准号:13AZD04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东北
莫言
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
艺术革命
精神污染
资产阶级
研究者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8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莫言.
自述[J]
.小说评论,2002(6):28-32.
被引量:31
2
莫言.
独特的腔调[J]
.读书,1999,0(7):35-39.
被引量:9
3
程光炜.
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
.文艺争鸣,2012(8):10-19.
被引量:38
4
莫言.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37-39.
被引量:131
5
陈晓明.
“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J]
.当代作家评论,2013(1):35-54.
被引量:36
6
朱向前.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我与首届军艺作家班[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4):11-14.
被引量:4
7
莫言.
两座灼热的高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J]
.世界文学,1986(3):298-299.
被引量:122
8
蔡翔.
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J]
.当代作家评论,2000(6):58-61.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丁帆.
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J]
.文学评论,1989(1):127-132.
被引量:19
2
莫言.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37-39.
被引量:131
3
《文学探讨的当代意识背景》 ,见《新尺度》 ,周介人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
4
程光炜.
《塔舖》的高考 1970年代末农村考生的政治经济学[J]
.上海文化,2011(2):27-37.
被引量:8
5
张曙光,黄万盛,崔之元,孟捷,何艳玲,林深靖,翟学伟,吕新雨,潘毅,宋磊,苏琦.
专题:社会经济在中国(上)[J]
.开放时代,2012(1):5-42.
被引量:14
6
陈晓明.
感性解放引导的现代艺术观念变革——“视听文明”到来之际的美学反思[J]
.南方文坛,2012(3):5-17.
被引量:8
7
张清华.
叙述的极限——论莫言[J]
.当代作家评论,2003(2):59-74.
被引量:122
共引文献
380
1
王冬梅.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威廉·福克纳和莫言[J]
.中美人文学刊,2018,0(2):101-111.
被引量:2
2
张卫中.
新时期小说语言探索的三个维度[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1):1-11.
被引量:7
3
陈晓燕.
在世界性视野下激活中国经验——论莫言《红高粱家族》对福克纳《熊》的借鉴及莫言的本土化追求[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1):117-124.
4
谢文兴.
《红高粱家族》受到马尔克斯影响了吗?[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2):315-325.
5
魏家文.
莫言小说中的志怪传奇书写[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316-327.
被引量:2
6
张洪波,韩传喜.
“回归”与“飘荡”:莫言小说创作溯端竟委——以《白狗秋千架》为原点的考察[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0(3):293-302.
7
陈希,黄瑶.
再出发:莫言《晚熟的人》的叙事新变[J]
.文艺争鸣,2022(9):141-148.
被引量:4
8
李国华.
文学中的麻风——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与异托邦[J]
.文艺争鸣,2020,0(2):46-54.
被引量:1
9
杨波.
莫言小说近作的乡村日常叙事[J]
.华中学术,2021(4):120-127.
被引量:2
10
吴刚.
“民间”的抉择──莫言民间写作的心路历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142-14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
1
季红真.
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J]
.文学评论,1987(6):20-29.
被引量:39
2
莫言.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37-39.
被引量:131
3
张炜.
留心作家的行迹[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1):85-97.
被引量:3
4
重建故乡[J]
.中国新闻周刊,2012(11):22-23.
被引量:1
5
黄万华.
王鼎钧和文学史上的境外鲁籍作家[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1):27-32.
被引量:5
6
程光炜.
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
.文艺争鸣,2012(8):10-19.
被引量:38
7
莫言.
讲故事的人——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演[J]
.当代作家评论,2013(1):4-19.
被引量:60
8
陈晓燕.
论莫言小说中的河流叙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4):15-27.
被引量:7
9
郭帅.
张炜的行走体验与文学经验——兼及张炜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J]
.扬子江(评论),2017(3):88-94.
被引量:4
10
莫言,张英.
我期盼下一个中国作家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访谈录[J]
.青年作家,2018,0(1):4-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陈希,黄瑶.
再出发:莫言《晚熟的人》的叙事新变[J]
.文艺争鸣,2022(9):141-148.
被引量:4
2
张志忠.
从地域文化角度论莫言研究空间的拓展[J]
.当代文坛,2018(1):62-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昕光,李宗刚.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7):234-240.
被引量:4
2
吴海芳.
文化视野下的托尼·莫里森与莫言比较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4):101-108.
被引量:2
3
李程,张素敏.
《晚熟的人》:响彻于生命之刃的故事[J]
.今古文创,2024(8):13-15.
4
成芳霞,刘丹.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晚熟的人》中的概念隐喻[J]
.潍坊学院学报,2024,24(1):20-24.
5
米文文.
流变、交错与打破:《晚熟的人》虚实叙事艺术新探[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3,41(6):74-81.
被引量:1
6
李徽昭.
超越地方性,超越中西之分——论莫言文学的“世界”书写[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2):107-112.
被引量:1
1
汪双英.
论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生态意识[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9):195-196.
被引量:4
2
彭放.
关于“朦胧诗”的废名论[J]
.北方论丛,1984(4):45-50.
3
卫毅,邱苑婷.
孙郁 想成为鲁迅的周作人[J]
.南方人物周刊,2015,0(38):76-81.
4
郑周明.
驶进小镇的巨轮[J]
.西湖,2012(10):36-42.
5
穆涛.
稿边笔记[J]
.美文(上半月),2005,0(9):1-1.
被引量:1
6
舒坦.
作品信息[J]
.文学教育,2009(1):158-158.
7
刘永杰.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榆树下的欲望》[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3):32-35.
被引量:4
8
阿豚.
回音谷[J]
.飞(奇幻世界),2005,0(10):55-56.
9
张学昕,李勇.
中国当代心理小说艺术散论[J]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1,9(3):18-21.
10
黄志明.
从“鲁迅的版画情结”看文学与绘画的互动[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1):130-132.
被引量:1
小说评论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