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治视阈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论纲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治理以城市为中心,对农村环境治理缺乏应有重视,其系统性和可行性不足,更谈不上综合立体地回应其治理中的诸多困难,构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治理共生共融,协同发展的法治框架。究其原因包括由于立法单一化,导致制度供给不足;由于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观念、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有效实现环境监管与治理;由于政府单一监管,致使非政府力量发育迟缓,环境保护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能动作用等,这些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又实质性地影响了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广大农村居民在农村环境治理上的"天然在场"的优势,推进农村环境自治,与此同时,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系统的科学立法,改进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实现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立法,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协同创新架构。
作者 陈兵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201500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27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14

共引文献291

同被引文献151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