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旌德县杂交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旌德县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配套技术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
周桃旺
机构地区
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48-49,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杂交水稻生产
问题
对策
安徽旌德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杨大金,王贵雄.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J]
.作物学报,2007,33(6):1004-1009.
被引量:30
2
章秀福,王丹英,方福平,曾衍坤,廖西元.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5-88.
被引量:196
3
李黎红,倪建平,陈乾,李西明.
中国杂交水稻种业的发展和展望[J]
.种子,2013,32(2):56-60.
被引量:21
4
斯华敏,刘文真,付亚萍,孙宗修,胡国成.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和建议[J]
.中国水稻科学,2011,25(5):544-552.
被引量:77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杨大金,刘康.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5):686-691.
被引量:30
2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谢戎,王贵雄.
强化栽培对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及其与源库结构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22-526.
被引量:21
3
孙宗修,熊振民,闵绍楷,斯华敏.
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的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1989,3(2):49-55.
被引量:35
4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5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8-14.
被引量:78
6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7
7
顾世梁,惠大丰,朱庆森.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1996,10(3):129-137.
被引量:18
8
于永红,斯华敏,胡国成,傅亚萍,孙宗修.
不同来源培矮64S育性转换光温反应特性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1064-1068.
被引量:10
9
徐富贤,洪松.
水稻旱育秧的增产原理与应用效果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1996,9(4):12-16.
被引量:10
10
徐富贤,洪松,熊洪.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J]
.作物学报,1997,23(3):311-317.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319
1
黄志谋,黎雨薇,杨汉,瞿和平,全文博,赵清纯,刘学青,武晓智.
早熟中籼型两系杂交稻两优楚禾占选育[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S01):31-33.
2
陈家彬,林纲,赵德明,江青山,贺兵,张杰.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J]
.中国种业,2017,0(A01):159-161.
3
刘占军,艾超,徐新朋,张倩,吕家珑,周卫.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509-516.
被引量:8
4
叶会财,黄庆海,余喜初,徐小林,廖作敏,陈明.
红壤稻田长期施钾肥及有机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0):6-9.
被引量:9
5
青先国,杨光立,肖小平,叶桃林.
论我国中部崛起中的水稻产业发展战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81-86.
被引量:12
6
田波,朱晓.
促进湖南水稻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对策[J]
.中国稻米,2006,12(4):5-7.
被引量:6
7
罗光强,曾伟.
中国水稻产出的区域性波动及其协动性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88-92.
被引量:10
8
李成亮,何园球,王艳玲,刘晓利.
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2):179-184.
被引量:54
9
章家恩.
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北方水稻,2007,37(4):1-7.
被引量:40
10
吕建珍,张晓丽,王海岗,袁筱萍,徐群,王一平,余汉勇,魏兴华.
东南亚与南亚稻属AA基因组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2008,22(3):249-254.
被引量:8
1
唐英正,罗闰良,龚绍文.
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1995,9(3):7-9.
被引量:1
2
陈昆荣,童海军.
种衣剂在杂交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1990,31(1):11-14.
被引量:7
3
尹从新.
贵州省发展杂交水稻生产的主要措施[J]
.中国稻米,1996,2(2):24-25.
4
石庆华,潘晓华.
关于发展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几点建议[J]
.江西农业科技,1997(3):11-12.
5
李成荃.
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1992,20(2):97-102.
被引量:19
6
袁其书.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育苗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3):2-3.
7
黄志农,马国辉,曾晓玲,徐志德,文吉辉,陈敏,周静.
肥料运筹对杂交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0,25(5):76-79.
被引量:1
8
程兆群,黄镛生,杜念华.
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技术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1994,33(A01):31-35.
9
王安东,朱启升.
安徽省杂交早稻亟待进一步开发与推广[J]
.安徽农业科学,1991,19(4):297-300.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