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龙江省的野生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大豆的遗传与改良。因此,在黑龙江省进行了资源材料的采集,并对采回的材料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同时对研究与分析的结果展开讨论。
作者
邸树峰
张静华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3期45-46,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王岚,王连铮,李斌,袁玫瑰,李金艳.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J]
.大豆科技,2014(6):21-25.
被引量:5
2
张振宇,韩旭东,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郭美玲,吴秀红,刘忠堂.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农学学报,2015,5(6):15-20.
被引量:13
3
王果,胡正,张保缺,王成社,张辉.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182-2190.
被引量:39
4
周蓉,张小娟,王贤智,沙爱华,周新安,涂赣英.
湖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大豆科学,2006,25(3):212-217.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张彩英,段会军,常文锁,张丽娟,李喜焕.
大豆遗传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和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15-117.
被引量:7
2
曹际娟,郑江,曹志军,王潍平,宋桂兰,朱水芳.
国际实验室间转基因产品检测能力验证的研究[J]
.化学分析计量,2005,14(2):12-16.
被引量:20
3
游明安,盖钧镒.
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J]
.中国油料,1994,16(4):36-40.
被引量:39
4
徐豹,徐航,庄炳昌,路琴华,王玉民,李福山.
中国野生大豆(G.soja)籽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J]
.作物学报,1995,21(6):733-739.
被引量:53
5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
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J]
.高技术通讯,2006,16(1):67-72.
被引量:24
6
庄炳昌,徐航,王玉民,路琴华,徐豹,李福山.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茎叶性状的多态性及其地理分布[J]
.作物学报,1996,22(5):583-586.
被引量:22
7
姚振纯.
Soja亚属内的半野生大豆及其资源价值[J]
.作物品种资源,1997(2):13-15.
被引量:11
8
付沛云 陈佐安.辽宁省大豆属植物野生种的分类研究[J].植物研究,1986,6:117-123.
9
李福山.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目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331.
10
Nei M.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共引文献
66
1
程春明,王瑞珍,赵现伟,赵朝森,吴问胜,刘会荣.
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22-26.
被引量:4
2
张逸鸣,李英慧,郑桂萍,常汝镇,邱丽娟.
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特点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56-463.
被引量:30
3
周蓉,王贤智,张小娟,沙爱华,涂赣英,周新安.
湖北夏大豆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25(6):544-549.
被引量:5
4
张小明,刘丽君,唐晓飞,杨喆,高明杰,张雷,蒲国峰,范海金.
中俄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大豆科学,2008,27(1):15-20.
被引量:10
5
胡根海.
我国不同省份高蛋白栽培大豆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9):1021-1024.
被引量:2
6
崔顺立,刘立峰,陈焕英,耿立格,孟成生,杨余.
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9):3346-3353.
被引量:26
7
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朱丹华,董德坤,汪自强.
浙江省和其他省份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核农学报,2009,23(5):747-751.
被引量:1
8
杨春燕,闫龙,张孟臣.
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遗传基础[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4):560-565.
被引量:7
9
傅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
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09,21(6):535-539.
被引量:3
10
李建东,燕雪飞,董思言,魏苗,王国骄,孙备.
辽宁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大豆科学,2010,29(1):28-3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5
1
燕惠民.
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保护管理问题[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6):37-39.
被引量:7
2
蔡柏岩,祖伟,葛菁萍.
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4,23(4):273-280.
被引量:14
3
邱丽娟,王金陵,杨庆凯.
大豆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研究——Ⅰ大豆杂交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特点[J]
.大豆科学,1990,9(4):271-277.
被引量:30
4
周蓉,张小娟,王贤智,沙爱华,周新安,涂赣英.
湖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大豆科学,2006,25(3):212-217.
被引量:15
5
王果,胡正,张保缺,王成社,张辉.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182-2190.
被引量:39
6
朱洪德,冯丽娟,于洪久,王春凤,宋伟,刘敏,高中利.
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8,27(6):966-972.
被引量:7
7
齐宁,王英,陈海山,宋春华,王洪华,林红,刘广阳,杨雪峰,杜传德,李占军.
黑龙江省巴彦县野生大豆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J]
.大豆科学,2009,28(6):1085-1088.
被引量:3
8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0(4):69-72.
被引量:30
9
张晓艳,杜吉到,郑殿峰,宋春艳,陆旺,宋丽萍.
密度对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1,30(1):96-100.
被引量:33
10
张煜,李娜娜,丁汉凤,韩立民.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及创新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4):31-3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
1
孙晓环,赵洪琨,王燕平,任海祥,桑永生,卜海东,杜维广,董英山.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生态性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0(11):5-8.
被引量:2
2
涂心海,牛超.
夏大豆干物质生产、光合生理特性对群体调控的反应[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4):70-7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20-26.
被引量:5
2
李敏,关博文,杨学,陈庆山,张睿,武小霞,金慧,吴玉娥.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1(11):4-8.
被引量:9
3
吴倩,罗霄,陈昭,杨潇垒,罗凯,雍太文.
不同遮荫处理下外源蔗糖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41(1):21-27.
被引量:3
4
甄思乾,田斌.
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甘肃科技纵横,2023,52(1):26-29.
被引量:1
5
赵景云,许海涛,刘志强,王建立,仇永康,宋晓朋.
不同肥水供给模式对高蛋白大豆干物质累积、氮素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23,42(4):432-440.
被引量:4
6
陈佳琴,杨春杰,娄利娇,谭春燕,何兵,龚锡震,徐熙,朱星陶.
不同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在贵阳地区的性状分析与评价[J]
.大豆科学,2024,43(3):303-309.
1
武小金,袁隆平.
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遗传及其改良Ⅲ.水稻异交习性的遗传与改良[J]
.湖南农业科学,1996(4):10-13.
被引量:1
2
伍波,孙焕良,孟桂元.
苎麻纤维品质遗传差异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697-700.
3
沈芸,肖鹏,包劲松.
水稻营养成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2008,22(4):455-460.
被引量:13
4
张存良,马立森.
小麦大粒性状F2代粒重的遗传与改良[J]
.山西小麦通讯,1991(2):1-5.
被引量:1
5
高士杰,王方.
中国高粱穗长的遗传与改良[J]
.作物学报,1991,17(1):76-78.
被引量:14
6
朱旭东,陈红旗,闵绍楷.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改良[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426-429.
被引量:8
7
王海燕.
作物的抗逆性育种方法[J]
.吉林农业,2016(5):64-64.
8
黄晓群,赵海新,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邓晓建.
稻米品质及其遗传特性研究进展[J]
.种子,2005,24(7):50-53.
被引量:3
9
王金龙,李增禄,李星华,陈宛妹.
大豆脂肪氧化酶遗传与改良研究现状[J]
.山东农业科学,1996,28(4):47-51.
被引量:3
10
蒋开锋,郑家奎,杨莉,张涛,赵甘霖,汪旭东.
基于AMMI模型的籼型杂交香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165-169.
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