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加氢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2种不同型号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按不同加剂量加入到不同装置和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6种加氢柴油中,按照ASTM D613—05《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对加剂前后的柴油进行十六烷值测定,考察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加入对加氢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十六烷值(CN)是评价柴油着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十六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柴油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能、油耗、噪音以及污染物的排放。
作者
李凤伟
机构地区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
出处
《石油商技》
2016年第5期54-59,共6页
Petroleum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柴油十六烷值
改进剂
着火性能
加氢裂化
工艺条件
芳烃含量
直馏
低温启动
低温流动性
原料油
分类号
TE624.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高军.
利用先进的加氢工艺生产清洁柴油[J]
.辽宁化工,2006,35(9):543-546.
被引量:2
2
曾榕辉,祁兴维.
操作条件对加氢裂化柴油产品质量影响的考察[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33(6):27-32.
被引量:7
3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代孟元,甘跃华.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东化工,2005,32(11):27-29.
被引量:12
4
孙剑,王海燕,代秀川,齐邦峰.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3):1-4.
被引量:7
5
曾秀琳,李敏,居学海.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理论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26(4):556-560.
被引量:4
6
程燕,彭学磊,张斌.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2,41(2):33-34.
被引量:5
7
董荣芬,田松柏,吴王锁.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使用性能与应用[J]
.内燃机车,2004(10):16-1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71
1
徐立环,戴咏川,赵德智.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2004,33(7):409-411.
被引量:14
2
董荣芬,田松柏,吴王锁.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使用性能与应用[J]
.内燃机车,2004(10):16-19.
被引量:13
3
李鹏,汤海涛,郭群.
汽柴油质量升级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2004年NPRA年会综述[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12):1-7.
被引量:6
4
孔德林,高德忠,金景森,张金生.
提高柴油产品质量技术路线分析[J]
.当代化工,2004,33(5):252-254.
被引量:3
5
姚致远.
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16(4):17-19.
被引量:18
6
颜志茂.
CT-878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J]
.石油炼制,1989,20(6):34-37.
被引量:6
7
许雪茹,夏振富.
提高劣质柴油质量的加氢技术[J]
.浙江化工,2005,36(6):21-24.
被引量:3
8
孙福年.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正丁酯的研制[J]
.江苏化工,1995,23(4):17-19.
被引量:7
9
郭建勋.
二茂铁—优良的燃料燃速催化剂[J]
.陕西化工,1995,24(1):35-38.
被引量:15
10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代孟元,甘跃华.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东化工,2005,32(11):27-2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5
1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代孟元,甘跃华.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东化工,2005,32(11):27-29.
被引量:12
2
高军.
利用先进的加氢工艺生产清洁柴油[J]
.辽宁化工,2006,35(9):543-546.
被引量:2
3
孙剑,王海燕,代秀川,齐邦峰.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3):1-4.
被引量:7
4
胡应喜,孙少磊.
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异丁酯的合成[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4):26-28.
被引量:2
5
刘艳丽,马丹,刘寿长.
生物柴油的质量及其标准化[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3):52-55.
被引量:3
6
赵光辉,关旭,崔锡红,刘庆华,李小军.
柴油添加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中间体,2007,3(10):15-19.
被引量:20
7
赵阳,吴佳,王宣,张晓昕,孟祥堃.
植物油加氢制备高十六烷值柴油组分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7,26(10):1391-1394.
被引量:21
8
李成彬,龙小柱,高锦鹏,司广顺,宗学军,程艳荣.
新型十六烷值改进剂乙二醇二硝酸酯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10,29(S2):321-324.
9
梁晨,纪常伟,戴晓旭,胡博,刘达洋.
DTBP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J]
.车用发动机,2009(4):83-87.
被引量:8
10
张晓丹,刘军,郑永杰.
柴油添加剂有效成份的分离与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6):65-67.
同被引文献
12
1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代孟元,甘跃华.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东化工,2005,32(11):27-29.
被引量:12
2
董刚,陈嘉生,王岭梅.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使用、研究与发展[J]
.小型内燃机,1996,25(6):37-42.
被引量:11
3
程燕,彭学磊,张斌.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2,41(2):33-34.
被引量:5
4
刘军萍,续彦芳.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柴油机,2012,34(4):53-56.
被引量:14
5
向家勇.
甲醇制高十六烷值清洁柴油组分的应用与优势[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10):7-11.
被引量:2
6
辛明东.
车用柴油质量分析及添加剂改进效果分析[J]
.化工管理,2018(3):152-153.
被引量:1
7
苏慧君.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8,19(1):46-49.
被引量:8
8
金剑,李瑞娜.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作用机理研究[J]
.广东化工,2019,46(11):52-54.
被引量:2
9
殷明.
柴油调合十六烷值改进剂加剂优化探讨[J]
.化工管理,2019(27):180-181.
被引量:1
10
宋明龙,龙小柱.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20,34(2):120-1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马蕊燕,何军,张静,张美琼.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性质影响因素的考察[J]
.润滑油,2025,40(1):38-41.
1
颜志茂.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使用性能与应用前景[J]
.胜炼科技,1994(1):36-45.
被引量:2
2
刘海利,宋利军,詹月辰.
柴油中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定性检测[J]
.石油商技,2016,34(6):58-65.
被引量:4
3
崔海鸥,闫旭.
发动机油的低温启动模拟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考察[J]
.润滑油,2003,18(6):60-64.
被引量:5
4
粟斌,史永刚,徐金龙,龚海峰,陈国需.
发动机润滑油黏度等级对其性能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2011,36(1):92-94.
被引量:25
5
张艳丽.
船用燃料油相关国际法规及标准的分析[J]
.石油商技,2013,31(3):64-65.
被引量:3
6
蔡祝华,杨慧青.
不同降凝剂在内燃机油中的应用考察[J]
.高桥石化,2004,19(6):1-5.
被引量:2
7
林楚喜.
不同基础油生产多级内燃机油CCS的变化规律研究[J]
.润滑油,2010,25(2):58-64.
8
朱林.
1000k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清洁生产分析与评价[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25(4):4-8.
9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加氢催化剂工业应用成功[J]
.石油化工,2012,41(12):1356-1356.
10
文党伟,周龙,黄婉露.
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平面布置探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1):60-63.
石油商技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