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银粉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纳米粉末是指粒径介于1~l00nm的颗粒。与普通银粉相比,纳米银粉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及表面活性高、烧结温度低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医药、军工、航空、航天、抗菌材料、超低温制冷等领域。本文从纳米银粉概述、国内外现状、市场现状几方面对纳米银粉进行了综述。
作者
张文毓
机构地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出处
《中国粉体工业》
2016年第4期7-11,共5页
China Powder Industry
关键词
纳米银粉
现状
市场
应用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楚广,杨天足,刘伟锋,唐永建,江名喜,杜作娟.
纳米银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贵金属,2006,27(1):57-63.
被引量:21
2
赵俊英,李莹莹.
纳米金属银的制备及其应用[J]
.广州化工,2013,41(14):27-29.
被引量:6
3
曾琦斐,李绍国,谭荣喜,陈科,李翔,唐琼.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14,43(5):919-922.
被引量:23
4
常津,顾汉卿.
纳米银的研究进展[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14,25(3):27-33.
被引量:3
5
陈嵘,荣凯峰,吕中,曾琦斐,丘奕怡,梁惠强,余响林.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1):1-7.
被引量:16
6
纳米银抗菌新型涂料问世,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8月27日.第001版.
二级参考文献
129
1
郑丛龙,景立新,周广运,刘亚力,孙武平.
纳米银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J]
.中国家禽,2007,29(17):41-42.
被引量:9
2
陆伟杰.
制备纳米银粉技术的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72-78.
被引量:1
3
谭松庭,周建萍,姜忠民,杨军.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金属银粉的研究[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3(4):60-62.
被引量:15
4
于朝清,田茂江,江新丰,蒋源,胡登炜.
纳米光亮片状银粉的研制[J]
.电工材料,2004(2):15-17.
被引量:19
5
魏智强,马军,冯旺军,乔宏霞,闫鹏勋.
等离子体制备银纳米粉末的研究[J]
.贵金属,2004,25(3):29-32.
被引量:25
6
柴立元,钟海云,吴辉云.
导电浆料用银粉的研究[J]
.贵金属,1993,14(3):36-41.
被引量:15
7
熊金钰,徐国财,吉小利,王君.
纳米银的超声合成及分形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69-72.
被引量:16
8
郦希.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应用[J]
.湖南化工,1994,24(4):24-27.
被引量:5
9
于兵川,吴洪特,张万忠,简永强.
纳米银的合成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3):30-34.
被引量:16
10
张文阁,郭靖洪.
超细金属银粉的研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4(3):11-1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4
1
杨博玥,张卫,孙奕,王岩,符伟杰.
基于陈皮提取物的纳米银绿色合成方法研究[J]
.当代化工,2020,49(8):1605-1608.
被引量:2
2
陈金民,刘开敏.
超支化聚合物纳米银的制备[J]
.广东化工,2020,0(3):82-83.
被引量:2
3
江成军,段志伟,张振忠,王超.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银粉在乙醇中分散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4):724-727.
被引量:42
4
高尚芬,苏小东,李毅,袁红雁.
天然松香用于制备球型纳米银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7):836-839.
被引量:3
5
王刚,赵渝,刘明方.
镀银医用聚丙烯网片的制备及其抗菌性检测[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5):592-595.
被引量:11
6
蒋伟燕,张传福,张银亮.
片状银粉的性能及其制备方法[J]
.材料研究与应用,2008,2(3):183-186.
被引量:17
7
滕乐金,钟学明,赵祎,王锦鹏,赵洋.
还原保护法制备纳米银粉及其表征[J]
.广东化工,2008,35(10):35-38.
被引量:4
8
高雯雯,兰新哲,宋永辉,杨勇,邢相栋.
化学法制备形状可控纳米银的研究进展[J]
.贵金属,2009,30(2):64-74.
被引量:13
9
王玥,魏杰.
光固化导电喷墨油墨的固化过程和导电性能(英文)[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15(5):516-520.
被引量:4
10
缪宏超,林红,陈宇岳.
仙人掌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J]
.纺织学报,2010,31(3):88-9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9
1
张敏,邱佳佳,殷涛,谭谆礼.
纳米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稀有金属,2020,44(1):79-86.
被引量:20
2
鲍久圣,阴妍,刘同冈,杨志伊.
蒸发冷凝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材料,2008,32(2):4-7.
被引量:5
3
张万忠,乔学亮,陈建国.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材料的进展[J]
.石油化工,2005,34(1):84-88.
被引量:25
4
张德安.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色度的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28(6):370-371.
被引量:4
5
赵德强,马立斌,杨君,张春雷.
银粉及电子浆料产品的现状及趋势[J]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24(6):54-56.
被引量:59
6
葛宜掌,金红.
沉淀法回收煤焦油和含酚废水中酚类的研究[J]
.煤炭学报,1995,20(5):545-550.
被引量:25
7
刘志宏,刘智勇,李启厚,吴厚平,张多默.
喷雾热分解法制备超细银粉及其形貌控制[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1):149-155.
被引量:43
8
魏丽丽,徐盛明,徐刚,陈崧哲,李林艳.
表面活性剂对超细银粉分散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3):595-600.
被引量:31
9
陶虎春,张琦,李绍峰.
酸化—Fenton—混凝工艺处理印制电路板显影废水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9,29(11):18-21.
被引量:10
10
徐进之,蔡继业.
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09,23(2):15-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王群超,姚晓菲.
钡盐沉淀法处理纳米银工业废水[J]
.四川环境,2018,37(5):1-6.
被引量:2
2
支英,甘卫平,周健,王晓庆.
化学还原法原位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体及其导电性能[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23(4):433-438.
被引量:4
3
廖云红,张迎九,陈晓刚,赵玄,宋平新.
超细银粉的液相还原法制备及放大实验研究[J]
.化学工程,2020,48(11):23-27.
被引量:5
4
李永强,胡雳,邹婉莹,何海英,杨至灏.
纳米银的制备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2022(19):7-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籍杨梅,吴昺坤,梁精龙.
石墨烯基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J]
.功能材料,2020,51(2):2045-2051.
被引量:1
2
石智凯,朱晓云,许磊,罗铜.
微波烧结银电极的工艺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21,49(6):151-154.
3
李向果,姚国佳,马勇,马振兴.
表面活性剂对微米银粉的粒径与形貌的影响研究[J]
.电镀与精饰,2022,44(5):50-56.
被引量:6
4
赵亚鹏,左国强,刘改云.
微晶酚酞-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离富集Ag^(+)[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5):521-523.
5
张轶,常意川,李代颖.
不同银粉在PERC电池背面银浆上的应用研究[J]
.船电技术,2022,42(9):66-68.
被引量:1
6
郭金玉,倪振涛,刘鹏,杨小乐,李远兵,杨现锋.
用于凝胶注模成形的SiC/炭黑浆料的黏度控制[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28(2):160-169.
7
顾尧,娄宇,伏澍,陈敏,葛嘉城,兰司.
导电银浆添加用纳米晶/非晶复合铜锆银粉的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J]
.铜业工程,2023(2):8-14.
被引量:1
8
陈天宇.
农作物防害高效抗菌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J]
.南方农机,2023,54(18):70-72.
9
樊小磊,詹作泰,高柏,张益硕,孙占学.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有色冶金,2023,52(4):112-127.
被引量:19
10
王光远,韩安军,刘文柱,赵文婕,王栋良,敖毅伟,冈本珍范,孟凡英,刘正新.
银粉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用低温银浆的影响综述[J]
.太阳能学报,2024,45(2):489-498.
被引量:1
1
周传运.
磁制冷和激光制冷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2005,17(3):36-37.
2
王丰兴,谢堃.
带中间蒸发温度回路的三级混流循环超低温氨制冷系统的开发研究[J]
.中国科技成果,2010(2):16-18.
中国粉体工业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