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被害人谅解情节在量刑中的规范化适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案件中涉及被害人谅解的问题,已经变得从来没有过的重要,甚至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刑事案件本身的稳妥处理。①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没有关于被害人谅解的直接规定,其规范出处主要表现在相关司法解释与准司法解释中。检索发现,“谅解”一词较早出现于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作者
王林林
魏大众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6年第19期89-92,共4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被害人
谅解
最高人民法院
量刑
情节
刑事审判工作
刑事案件
司法解释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3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1
张军:《刑事司法的和谐为民之路》,栽《人民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年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2
张军:“创新刑法理论研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http://www.criminallawbnu.cn/criminal/info/showpage.asp?pkID=11969.2015年7月14日访问.
3
肖中华,张少林.
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J]
.刑法论丛,2010(1):98-127.
被引量:5
4
王瑞君.
如何规范地识别量刑情节——以实务中量刑情节的泛化和功利化为背景[J]
.政治与法律,2014(9):89-101.
被引量:22
5
王瑞君.
刑事被害人谅解不应成为酌定量刑情节[J]
.法学,2012(7):128-136.
被引量:32
6
张明楷.
论影响责任刑的情节[J]
.清华法学,2015,9(2):5-24.
被引量:71
7
张明楷.
责任主义与量刑原理——以点的理论为中心[J]
.法学研究,2010,32(5):128-145.
被引量:176
8
张明楷.
论犯罪后的态度对量刑的影响[J]
.法学杂志,2015,36(2):1-10.
被引量:85
9
陈兴良.
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切入[J]
.当代法学,2004,18(2):118-126.
被引量:91
10
倪兵:“被害人谅解制度的现实反思与重构”,载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0/id/221159shtml,2015年9月16日最后访问.
二级参考文献
218
1
叶良芳,应玉倩.
死缓限制减刑的司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第12号指导案例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13(2):87-95.
被引量:14
2
杨兴培.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上)[J]
.政法论坛,1999,17(1):47-54.
被引量:35
3
张明楷.
论刑法的谦抑性[J]
.法商研究,1995,13(4):55-62.
被引量:518
4
何秉松.
试论新刑法的罪刑相当原则(上)[J]
.政法论坛,1997,15(5):9-17.
被引量:6
5
陈兴良.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J]
.现代法学,1994,16(1):9-12.
被引量:125
6
赵廷光.
实现量刑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3-17.
被引量:24
7
房清侠.
酌定情节的学理研究[J]
.法学家,2001(5):17-22.
被引量:13
8
张明楷.
结果与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6):18-28.
被引量:59
9
丹尼尔·W·凡奈思 ,王莉 ,温景雄 .
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4):130-136.
被引量:133
10
杜文俊,任志中.
被害人的宽恕与死刑适用——以恢复性司法模式为借鉴[J]
.社会科学,2005(12):72-76.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936
1
纪福和.
证据协商背景下的供述问题——基于以Q市K区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2-57.
2
谢晶.
律贵诛心:清代盗律及实践中的“主观恶性”[J]
.学术月刊,2021,53(4):118-128.
被引量:5
3
曾一珩.
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的定性依据与量刑逻辑[J]
.刑事法评论,2023(1):443-460.
被引量:1
4
李灿.
污染环境犯罪惩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J]
.刑事法评论,2021(1):603-636.
被引量:3
5
李芳芳.
网络著作权犯罪量刑实证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21(1):403-436.
被引量:2
6
史雯.
大数据时代网络爬虫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判断[J]
.湘江青年法学,2021(1):10-29.
7
陈坤.
法理之学理分析与体系建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5):93-108.
8
熊亚文.
功能主义刑法的消极面向及其体系展开[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2):125-143.
被引量:6
9
贺晨霞.
“权利行使不可罚”原则之质疑[J]
.人权研究(辑刊),2023(1):145-165.
10
刘崇亮.
新刑罚学视野下中国监禁刑改革目标实现的新机制[J]
.人大法律评论,2021(1):193-224.
同被引文献
12
1
卞建林,封利强.
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谅解为基础[J]
.政法论坛,2008,26(6):3-21.
被引量:77
2
王瑞君.
赔偿该如何影响量刑[J]
.政治与法律,2012(6):141-148.
被引量:6
3
王瑞君.
刑事被害人谅解不应成为酌定量刑情节[J]
.法学,2012(7):128-136.
被引量:32
4
王彬辉.
论我国被害人谅解影响死刑适用泛化及其程序规制[J]
.法学杂志,2013,34(9):9-18.
被引量:12
5
何刚,王建荣,曾昌斌.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空判”现状与破解路径[J]
.人民检察,2013(24):23-26.
被引量:4
6
陈伟.
刑事和解在刑事实体法上的理念对接与完善[J]
.理论探索,2016(2):105-109.
被引量:7
7
宣刚.
被害人谅解书与死刑适用的困境与出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5):98-103.
被引量:6
8
王志远.
规范确证:刑法社会机能的当代选择[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5):74-85.
被引量:20
9
万国海,高永明.
刑事案件民事赔偿的量刑机理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8):97-103.
被引量:3
10
王振华.
被害人谅解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的正当化依据及适用限制[J]
.法律适用,2018(14):62-7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王志远.
刑事赔偿谅解从宽的正当性与适用界限[J]
.人民检察,2023(18):11-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罗姚,杨晶,谈在祥.
我国医疗事故罪裁判要素实证分析及其完善路径[J]
.医学与哲学,2024,45(21):55-60.
2
王志远.
刑事诉讼法修改视野下轻罪实体制度的一体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2025(1):150-158.
1
何震,魏大海.
案例指导制度建构中的问题[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3):139-143.
被引量:5
2
魏大海.
案例指导制度建构中几个需要厘清的问题——以知识产权审判为说明模式[J]
.科技与法律,2010(2):28-32.
被引量:2
3
李晓明.
司法解释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刑事判例——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趋于融合说开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6):65-76.
被引量:3
4
时延安.
刑罚权运作的秩序--刑事法制中的“中央与地方”问题研究[J]
.法学家,2010(5):1-14.
被引量:5
5
金牛.
离婚诉讼可以有第三人参加[J]
.法学,1995(4):33-34.
6
孙春牛.
软法视野下指导性案例的法律定位[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6X):175-175.
7
马彪.
司法人员以罚代刑行为定性之我见[J]
.中国检察官,2012(13):43-44.
8
季理华.
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刑事责任认定的新思考[J]
.政治与法律,2007(4):176-181.
被引量:33
9
王军,卢宇蓉.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11(2):12-17.
被引量:14
10
王毅.
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J]
.法学研究,2009,31(5):62-85.
被引量:16
人民司法
2016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