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析比较中医学核心思想与P4医疗模式思维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阐述中医学核心思想和P4新型医疗模式主要内容,比较阴阳五行学说与Predictive(预见性)、辨证论治与Personalized(个性化)、"治未病"思想与Preventive(注重预防)、整体观念与Participatory(主动参与)思维的异同,结果发现,两种预防和治疗疾病模式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郭岱炯
机构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共4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关键词
分析
比较
中医学
P4医疗模式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1
秦英刚,陈宏,田林晓,花宝金.
浅论中医之阴阳五行核心是“和”[J]
.世界中医药,2013,8(1):38-39.
被引量:4
2
周新蓉.
从阴阳五行学说看中医学的指导思想[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165-165.
被引量:3
3
董建义,闫炳远.
辨证论治临床思维探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85-86.
被引量:8
4
东方慧.
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整体观念[J]
.中华养生保健,2013(5):24-25.
被引量:1
5
吴弥漫.
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J]
.新中医,2007,39(5):1-3.
被引量:41
6
佚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B/OL].(2014-01-15].http://baike.about:blank.com.
7
戴建平.未来医疗将向P4医疗模式转变[EB/OL].(2014-1-15).http://news.39.net/wslt/120816/4036273.html.
8
佚名.未来P4医疗把疾病扼杀在摇篮[EB/OL].(2014-01-15).http://epaper.xkb.coin.cn/view/418249.
9
佚名.中医学[EB/OL].(2014-01-15).http://baikebaich.com.
10
孔颖泽,江秋英.
辨证论治思想与肿瘤个体化治疗理论渊源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752-75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许陵冬.
浅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J]
.国医论坛,2004,19(4):17-18.
被引量:10
2
张庆祥.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关系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7-108.
被引量:27
3
纪小龙.
癌症的个体化治疗[J]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3):1833-1836.
被引量:13
4
刘刚.
浅谈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2):6-7.
被引量:4
5
牛广斌,牛敬宪,王丽芳.
中医疑难杂病辨证论治临床思维的探讨[J]
.疑难病杂志,2007,6(1):52-54.
被引量:4
6
万文谟.辨证论治思维探析[OL].临床智库医学网站,[2007-09-26].http://www.cicaline.com.
7
李宇铭.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9-04].http://www.studa.net/Clinical/.
8
龚瑶.浅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04):57-58.
9
赵春博,史丽萍.
天人合一与中医学[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76-77.
被引量:6
10
程琳.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临床应用之妙[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01-1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1
1
沈祥立,郑莉,郭琳,杨超,肖瑞.
在规范化培训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与探索[J]
.中医教育,2020,39(1):74-77.
被引量:24
2
田理,贾德蓉.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与特色[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0(2):1-2.
被引量:2
3
方清茂,黄璐琦.
“治未病”理念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8):1-4.
被引量:4
4
杨裕华,王际莘.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487-1490.
被引量:14
5
李毅,戚淑娟.
浅议治未病理论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08,37(6):2-3.
6
张曼,张丽萍,张齐.
“治未病”理论芹献[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47-248.
被引量:2
7
范晔,段延萍,周杰,马赟.
从《内》《难》经入手看“治未病”思想的源流及价值[J]
.陕西中医,2009,30(2):222-223.
被引量:9
8
王珺,张婉,陈浩林,杨展礼,崔箭.
探讨传统膏方在“治未病”中的临床体现[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00-3101.
被引量:13
9
张双妹,李平.
肿瘤的中医辨证内涵和扩展[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16-217.
被引量:2
10
卢雯平,朴炳奎.
中医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J]
.癌症进展,2010,8(3):212-214.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
1
阿约.沃尔伯格.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J]
.科学,2008,60(5):30-33.
被引量:2
2
阳敏.
中西医冲突下的身体与政治——对话杨念群[J]
.南风窗,2006,0(13):82-85.
被引量:5
3
邓文初.
“失语”的中医——民国时期中西医论争的话语分析[J]
.开放时代,2003(6):113-120.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王维佳.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健康传播--重访20世纪“第三世界”的历史经验[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2):58-67.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高金萍,李庆豪.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三十年的学术场域——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15):21-29.
被引量:1
2
张慧瑜.
逆向流动的主体、社会治理与发展传播学——从《山海情》看现实主义影视剧的社会功能[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3):143-150.
被引量:5
3
许静.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战略传播初探[J]
.新闻爱好者,2022(2):18-24.
被引量:2
4
王宗忠,陆懿媛,光异卉,周恩.
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1):11-15.
被引量:10
5
李彦龙,陈德明,常凤,解秀波.
体医融合模式:国内实践与国外经验双向考察[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40(3):34-41.
被引量:8
6
赵月枝,丁远哲.
读《依附之路》,谈中国道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经典的问题意识与当代价值[J]
.青年记者,2022(11):47-54.
被引量:3
7
郭田,何子轩,王雨星,范露颖,靳洪亮,杨倩茹,吴婷婷,唐波,刘薇薇.
重庆市农村地区居民健康传播现状及需求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2,38(5):418-422.
被引量:8
8
时盛杰.
徘徊与突破:近年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动态与评价[J]
.东南传播,2022(8):79-84.
9
张如东,黄钊,郭可树,唐昆.
全球卫生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传播——基于美国国际开发署推特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J]
.当代传播,2022(4):72-77.
被引量:7
10
张慧瑜.
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3,76(1):5-15.
被引量:3
1
彭少林,沙永红,漆腾飞,谢安心,何霓,李宁,李宜宜.
基于4P模式下的高血压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5,13(3):58-62.
被引量:2
2
郝晓宁.
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人力援助新模式[J]
.中国卫生人才,2010(3):9-9.
3
欢迎参加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29(10):1016-1016.
4
欢迎参加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29(11):1228-1228.
5
高逸飞.
未来全景[J]
.中国医院院长,2012,8(15):54-55.
6
北京4P健康研究院在京成立[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1):79-79.
7
刘思敏.
通过经典案例谈大型队列研究的启示[J]
.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11):524-525.
8
许四虎,廖利平.
深圳市以规范化助推中医药服务发展[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0):771-772.
被引量:1
9
张瑜.
早期医疗进行时[J]
.当代医学,2007,13(10):42-45.
10
黄金兰.
静坐,也是一种养生之道[J]
.祝您健康,2007,0(8):12-12.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