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豆新品种中黄90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黄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在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宜东北北部高寒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文中介绍了中黄901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
陶金璐
司汉涛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管理局
出处
《大豆科技》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Soybean Science & Technology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助(CARS-04)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稳产
早熟
抗病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张万海,孙宾成,张琪,胡兴国,孙如建,郭晶志.
大豆新品种蒙豆3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2013(4):34-35.
被引量:11
2
蒋红鑫,王继亮,姜玉久,杨丹霞,姜翠兰,王德亮.
大豆新品种垦豆38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86-287.
被引量:2
3
孙化军,闫延梅,闫向前,寇传喜,张琪,连少英.
大豆新品种商豆1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544-8544.
被引量:2
4
刘丽丽.
大豆新品种铁豆6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4(3):54-56.
被引量:8
5
姚斌,王雅丽.
大豆优质品种北豆1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7):46-46.
被引量:1
6
宋来成,朱宏德.
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北豆4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2(4):67-68.
被引量:4
7
张维耀,付亚书,姜成喜,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陈育新,王金星,姜世波,吕德昌,李鹤鹏.
抗病高油大豆绥农3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6):161-16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魏云山,王会才,生国利,陈琪,张洪涛.
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23-24.
被引量:44
2
卢广远,郝瑞莲,韩英,陈鑫伟,江红英,李淑敏,杨晖.
高产、优质商豆1099综合分析[J]
.大豆通报,2004(6):16-16.
被引量:4
3
苑保军,杨青春,耿臻,吕广伦,张东辉,王含.
河南省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5):25-26.
被引量:15
4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95
5
刘建兵,李贵全,焦碧婵,李玲.
高稳系数法对大豆新品种(系)的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3):347-349.
被引量:45
6
姜玉久,王德亮,杨丹霞,蒋洪鑫.
大豆新品种垦丰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通报,2008(1):33-34.
被引量:22
7
李筱静,韩利强,宋来成,宋豫红,史建辉.
国审品种北豆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大豆通报,2008(2):44-44.
被引量:4
8
盛积贵.
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3):114-115.
被引量:12
9
王芳,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李晓明.
高产抗SCN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09(1):45-46.
被引量:9
10
张雷,闫洪睿,鹿文成,梁吉利,贾鸿昌,李艳杰,朱海芳.
国审大豆新品种黑河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1):156-15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6
1
韩艳红.
大豆新品种铁豆71号[J]
.大豆科技,2013(5):51-52.
被引量:4
2
刘艳,王秋玲.
夏大豆新品种菏豆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3(6):52-53.
被引量:5
3
黄蓉,郭西陵,王东升,吴旻.
大豆新品种荆豆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4(2):53-54.
4
张琪,孙宾成,胡兴国,郭荣起,孙如建.
大豆新品种蒙豆3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2014(5):49-50.
被引量:4
5
李强,苏二虎,王新华,邵志壮,谢田.
高油大豆新品种蒙科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大豆科技,2015(1):57-58.
被引量:5
6
吴海英,梁建秋,于晓波,杨鹏,张明荣.
大豆新品种南夏豆25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大豆科技,2015(2):23-26.
被引量:14
7
李强,苏二虎,王雪娇,郑慧,董汉文,张静媛,高凤云,王新华.
高油大豆新品种蒙科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5(3):55-56.
被引量:6
8
吴海英,梁建秋,于晓波,张明荣,冯军,唐琼英,李小清.
农业部及四川省主导品种南夏豆25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6(5):16-17.
9
杨丹霞,蒋红鑫,王继亮,姜玉久,王德亮.
早熟大豆新品种垦豆4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16(10):68-69.
被引量:1
10
程元霞.
种植密度对商豆14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8):42-43.
被引量:3
1
孟凯,张兴义.
东北北部黑土区大豆耗水特征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7,16(3):274-276.
被引量:15
2
王建国,刘鸿翔,孟凯.
东北北部麦后复种研究[J]
.作物学报,1998,24(6):997-1002.
被引量:2
3
王芳.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大豆育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04(12):45-45.
被引量:2
4
孟凯,张兴义.
东北北部黑土区玉米耗水特征的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3):66-67.
被引量:6
5
李振,宋秋来,闫超,赵艳忠,龚振平.
种肥深度对东北北部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4,22(4):132-136.
被引量:10
6
天气与病虫害防治系列报道二:8月天气及病虫害防治[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0(24):30-31.
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J]
.玉米科学,2011,19(6).
8
张兴义,陈强,陈渊,刘爽,李续峰,李浩.
东北北部冷凉区免耕土壤的特性及作物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1):2271-2277.
被引量:15
9
刘博,杨晓光,王式功.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效益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6):32-36.
被引量:1
10
本版编辑.
数字[J]
.中国农资,2016,0(9):1-1.
大豆科技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