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照认证标准,介绍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情况。
作者
任红卫
刘美
机构地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第5期20-21,共2页
基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卓越专项(编号:201408)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59
1
张鹏程.
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J]
.世界石油工业,2020(1):41-45.
被引量:5
2
沈珠江.
论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J]
.中国工程科学,2006,8(3):18-21.
被引量:18
3
杨全美,宋来忠.
对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9-170.
被引量:22
4
刘海燕.
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60-62.
被引量:28
5
吴爱华,郑秀英.
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4-15.
被引量:20
6
魏西莲,刘杰,张翀,孙德志,陶文梅.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108-110.
被引量:1
7
夏巍,严辉,丁刚,花海安.
以电子设计竞赛驱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2):102-103.
被引量:20
8
钱学森,谈庆明(译),盛宏至(校).
工程和工程科学[J]
.力学进展,2009,39(6):643-649.
被引量:26
9
徐高明,张红霞.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6):61-66.
被引量:48
10
王娜.
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
.高等理科教育,2011(1):64-67.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13
1
张晓飞,杨述明,傅俭毅,宋立军.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法[J]
.中国培训,2016(20):80-80.
被引量:3
2
王跃飞,黄斌,孙旭辉,舒成才.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研究[J]
.科技视界,2016(26):88-89.
被引量:6
3
姜道连,吕联荣,袁硕.
“竞赛驱动”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J]
.电子世界,2017,0(16):11-12.
被引量:4
4
张立强,龙红明,李杰,常立忠,王海川,孔辉,杨建,曹丛柱.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5):1-6.
被引量:18
5
陈伟.
大学何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基于基层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4):76-78.
被引量:3
6
刘美,李敬玉,张泽佳,孙健.
基于双体系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素质拓展新途径——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研究对象[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3):135-136.
被引量:13
7
张彩丽,杨海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及其分析能力辨析[J]
.新西部,2019,0(33):143-144.
被引量:9
8
吴磊,马孝义.
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基于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3):64-66.
被引量:6
9
春铁军,樊友奇,龙红明,张立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冶金工程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60-62.
被引量:2
10
吴合肥,毕丽君,谢湖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
.安徽化工,2021,47(2):152-15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伍微,李保国,杨鹏.
基于OBE的电子信息新工科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6):149-151.
被引量:1
2
孙健,李尉清,李霖霆,陈海均.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0):196-198.
被引量:3
3
杨建,张立强.
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6):39-41.
4
修宇,刘三民.
基于“竞赛驱动”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福建电脑,2018,34(2):75-76.
被引量:4
5
马亮,李亚兵,胡广阔.
OBE导向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探索与实践[J]
.邢台学院学报,2018,33(2):138-142.
被引量:12
6
马亮,李亚兵,胡广阔.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7):28-32.
被引量:4
7
薛冰,柳娜,宣慧,罗士平,马江权.
化工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8,46(14):147-149.
被引量:5
8
程学庆,江欣国,王鑫,唐瑞雪.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硕士实践基地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6):165-169.
被引量:10
9
郑菡蕾,母继荣.
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1):51-55.
被引量:3
10
谭佳,龙东华.
新形势下提升交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与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0Z):48-49.
1
温丽瑗,张战军,陈小平.
高校化工类专业“3+1”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
.学园,2014(24):68-69.
2
董伟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海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
.商情,2010(26):72-72.
3
黄敏,余梅.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整合创新与实践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2):109-110.
被引量:2
4
汪富泉.
理论与实践交融的1∶1教学模式探讨——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J]
.大学教育,2013(16):88-89.
被引量:3
5
梁沛,王月莹.
文秘生毕业实习的问题与思考______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秘生实习为例[J]
.俪人(教师),2016,0(7):249-250.
6
史博,梁亮.
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办学特色策略分析——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
.高教论坛,2012(5):36-37.
被引量:2
7
陈英俊.
励求知之志,塑精神之魂——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论大学文化育人[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141-141.
8
王海玲.
解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26(2):58-61.
9
李伟勋,孙立民,李中.
关于《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讨——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2):202-203.
被引量:3
10
乔东凯,蔡梅清.
提高工科大学生实习质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0):31-32.
被引量: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