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和林兵马刘公去思碑》谈起——元代和林地区行政机构管窥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和林兵马刘公去思碑》原藏蒙古国哈拉和林郡额尔德尼召僧院,为元人张思明所撰,立于至顺二年(1303)。以此为中心考察分析大蒙古国旧都哈剌和林的行政机构及当时蒙古高原的政治局势。14世纪初,伴随"海都之乱"的终结,由中亚地区进入蒙古高原的降人骤增,给哈剌和林的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成宗铁穆耳于大德七年(1303)设置和林兵马司来维持社会治安。自成吉思汗以来,统治蒙古高原的一直是蒙古游牧军团,忽必烈时期委托皇族的北安王及晋王家族统治。忽必烈去世后,成宗政权将晋王家族等诸王率领的草原游牧军团视为威胁,为削弱他们的势力,加强对蒙古高原的支配权,于大德十一年(1307)又置岭北行省与和林路,使和林兵马司充当了汉地录事司的角色。《刘公碑》的主人公刘天锡就曾于天历年间(1328、1329)赴任"和林兵马"并在任三年。元朝通过改变以往的统治策略,在蒙古高原地区确立"行中书省"、"路总管府"、"兵马司(录事司)"三层结构的地方行政制度,首次实现了汉地和蒙古高原的地方行政一体化。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9,共10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平成25~27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 基础研究B<モンゴル国現地収集史料等による13~14世紀モンゴル高原史の再構成>(研究者代表:大阪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松田孝一)项目分担学者的部分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森安孝夫.オチル繍:(モンコール困現存遺跡?碑文調査研究報告),中央ユーラシア学研究会(大阪)1999年版.
  • 2松田孝一?オチル繍:(モンコ'ル国現存モンゴル帝国?元朝碑文の研究),ピチエース?プロジェクト成果報告書,大阪国際大学(大阪》2013年版.
  • 3宇野伸浩、村岡倫、松田孝一《元朝後期カラコルム城市ハーンカー建設記念ぺルシア碑文の研究),(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14,中央ユーラシア学研究会(大阪),第1-64頁).
  • 4松井太《カラコルム関係碑文官職名?人名総合索引),前引森孝夫、オチル1999繍披告第234-244頁.
  • 5机貝健一?矢島洋一《ヒジュラ歴742年カラコルムのぺルシア語碑文),(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22,中央ユーラシア学研究会2即7年版,第119- 156 頁.
  • 6Atlas:V. V. Radloff, Atlas der Alterthtimer der Mongolei, I IV (Arbeiten der Orchon -Expedition). St. Petersburg, 1892 1899.
  • 7李文田撰、罗振玉校订.《和林金石录》(辽居杂著本),《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5册所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 8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下)》,原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2-13期,1989年版.
  • 9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下)》,后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191-194页.
  • 10岡村岡伶《カイドゥと中央アジアータラスのクリルタイをめぐって一>,<東洋史苑>30-31 ,1988年版,第175-205 頁.

二级参考文献38

  • 1《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21页.
  • 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三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 4高承.《事物纪原》卷六《抚字长民部》,四库全书本.
  • 5贾宏辉.《宋代城市厢制研究》,见《侯仁之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 6《辽史》卷三七《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8页.
  • 7《金史》卷九六《梁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6页.
  • 8《辽史》卷四八《百官志》,第801页.
  • 9韩光辉.《北京历史上的警训院》[J].北京档案史料,1990,:55-59.
  • 10见《元一统志》卷3《汴梁路·建置沿革·郑州》.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