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富中大塘,因一直未能找到实物遗存,成为越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大憾事。然而,在今绍兴县富盛镇却静卧着一座称为塘城的大型堤塘,因部分人士认为是宋六陵风水坝,故学者们从未对它加以更多的关注。近来,塘城上部意外发现了一批汉六朝古墓葬,更在塘体内部发现了膏泥叠海畈泥、黄泥叠膏泥的奇特结构。经对塘城所处地理环境、属地地名、相对时期的历史背景等综合考察,并结合结构雷同的吴塘建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塘城建筑正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期勾践治以为“义田”的富中大塘。这一发现,不仅弥补了富中大塘研究中缺乏实物遗存的遗憾,更为深层次研究越国时期的水环境演变、水利发展、农业进程、水利和农业的密切关系等,提供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实物史料。
出处
《东方博物》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Cultural Relics of the 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