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犯罪治理模式的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化,传统犯罪治理模式在总体上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日常性、长效性、法治化、多元化的主动性犯罪治理模式是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为当前治安形势的好转提供了新的契机。
作者
岳阳
陈严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立体化
治安防控体系
犯罪治理模式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宫志刚,李小波.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107-115.
被引量:91
2
雷丽娜.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EB/OL].(2015-09-24)[2015-10-10].http://www.gov.cn/xinwen/2015-09/z4/content-2937766.htm.
3
王晓滨,张旭.
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以结构功能相关律为关照[J]
.北方法学,2015,9(2):47-54.
被引量:14
4
杨玉海.
整体防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41-46.
被引量:14
5
刘静坤.积极应对新型犯罪挑战的侦防对策[N].人民公安报,2011-02-20.
6
周正.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探——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J]
.公安研究,2013(5):28-35.
被引量:14
7
胡联合,胡鞍钢.
转型期中国犯罪治理的基本对策[J]
.法学杂志,2005,26(5):2-5.
被引量:10
8
陈兴,陈新川,黄清观,卢洪樟.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作模式探究[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27(5):21-24.
被引量:7
9
冯卫国.
寻求更加有效的犯罪治理——走向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J]
.甘肃理论学刊,2015(1):39-47.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陈恩杰.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83-85.
被引量:2
2
马占伟.
契约式治安保险联防——一种探索中的中国警事治理模式[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1):38-41.
被引量:3
3
杨玉海.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论纲[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6):79-83.
被引量:7
4
韩跃红.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从于目的——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哲学特征[J]
.社会科学研究,1998(3):9-11.
被引量:4
5
宋华君.
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
.公安研究,2004(9):70-72.
被引量:7
6
马振川.
进一步确立整体防控的基本定位 全面建设首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
.公安研究,2003(8):20-23.
被引量:3
7
杨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模式[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3):1-5.
被引量:1
8
项继权.
乡村关系行政化的根源与调解对策[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1-8.
被引量:62
9
熊一新,周舜.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6):69-75.
被引量:23
10
胡联合,胡鞍钢,徐绍刚.
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5,21(6):34-44.
被引量:138
共引文献
144
1
葛磊.
论犯罪控制策略的类型[J]
.刑事法评论,2018(1):308-322.
2
倪春乐,陈博文.
刑事司法中运动式治理的历史观察[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1):42-53.
被引量:2
3
黄文艺.
“平安中国”的政法哲学阐释[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4):21-40.
被引量:23
4
李化祥.
论动态的社会治安模式[J]
.甘肃社会科学,2006(6):62-64.
被引量:1
5
王军,吴嘉清.
对盗窃罪多判罚金少用主刑的思考[J]
.实事求是,2007(4):55-57.
6
王顺安,刘艳萍.
论宽严相济与三个刑事政策的关系[J]
.河北学刊,2008,28(2):174-178.
被引量:5
7
李建明,李建强.
论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理论问题[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58-60.
被引量:3
8
郭奕晶.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保障[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2):113-116.
被引量:1
9
薛伟.
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与完善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16-216.
被引量:2
10
焦俊峰.
犯罪控制中的治理理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2):99-104.
被引量:24
1
李锟.
政府引导下的社区矫正社会力量参与模式探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3):1-3.
被引量:2
2
单勇.
基于犯罪大数据的社会治安精准防控[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6):54-61.
被引量:31
3
刘春花.
死刑、犯罪与善治——法治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科学定位[J]
.贵州社会科学,2016(12):103-108.
被引量:2
4
马明亮.
刑事政策法律程序化探讨[J]
.政治与法律,2004(3):109-116.
被引量:10
5
张胜杰.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研究[J]
.净月学刊,2015(5):83-88.
被引量:5
6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辽宁样本[J]
.领导决策信息,2016,0(39):20-21.
被引量:1
7
何勤华.
见证新中国犯罪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J]
.犯罪研究,2011(6):2-3.
8
张磊.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犯罪治理模式[J]
.时代经贸,2014,12(6):401-402.
9
刘传稿.
单位贿赂犯罪治理模式的创新——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周振杰[J]
.人民检察,2016,0(17):49-52.
被引量:3
10
冯卫国.
寻求更加有效的犯罪治理——走向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J]
.甘肃理论学刊,2015(1):39-47.
被引量:15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