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辅路平交口与快速路入口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
1
Minimum Spacing between Service Road Intersection and Expressway Ent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最小间距的各个组成部分,考虑对驾驶员最不利条件下,运用车道变换理论及可接受间隙理论,在满足车辆在该路段上的行驶需求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辅路平交口与快速路入口最小间距的计算模型,并给出最小间距的推荐值。
作者
贾德生
王涌
段俊亮
机构地区
西安公路研究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北京中资正达交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市政技术》
2016年第2期24-27,31,共5页
Journal of Municipal Technology
关键词
快速路
辅路平交口
主路入口
最小间距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吴瑞麟.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李泽民.
浅论城市快速路系统规模及其规划布局[J]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14(3):1-4.
被引量:10
3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公路交通标线和标志设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3.
6
舒文军.
城市快速路的标志牌设置[J]
.中外公路,2004,24(4):184-186.
被引量:6
7
赵一飞,陈敏,潘兵宏.
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出口最小间距需求分析[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68-71.
被引量:43
8
李爱增,李文权,王炜.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J]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6):104-110.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赵春,邓卫,周荣贵,王炜.
考虑服务交通量的加速车道长度设置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8):103-107.
被引量:10
2
潘兵宏,赵一飞,梁孝忠.
动视觉原理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6):20-24.
被引量:63
3
何雄君,梁会,王建平,向晋举.
我国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的确定方法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29(3):370-373.
被引量:18
4
崔健球.
浅谈高架道路的布置[J]
.城市道桥与防洪,1996(4):1-3.
被引量:1
5
徐秋实,任福田,孙小端,陈永胜.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加速车道长度的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3):298-301.
被引量:17
6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S].
7
Bared J, Zhang W. Safety assessment of interchange spacing on urban freeways [R]. Washington DC: FHA,2007.
8
王釜.城市互通立交最小间距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9
赵一飞.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K130-K143事故多发路段成因分析与改善措施研究报告[R].西安:长安大学,2008..
10
赵一飞.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水洋枢纽互通式立交区域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R].西安:长安大学,2010..
共引文献
92
1
方婷.
城市小间距组合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1(18):155-158.
2
胡国军,李旭宏,张俊.
大城市快速路合理规模研究[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12(4):83-86.
被引量:4
3
李伟,姜明,唐铮铮.
公路指路标志系统的改进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17-122.
被引量:15
4
陈红,刘耀辉,王虎.
绕城高速公路立交的交通语言问题[J]
.公路,2010,55(1):83-87.
5
关羽,张宁.
可变临界间隙条件下的加速车道车辆汇入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2010,27(6):117-120.
被引量:15
6
安静.
城市快速路的特性及关键问题综述[J]
.山西建筑,2010,36(17):253-255.
被引量:4
7
张鸣功.
广州北二环高速萝岗出入口方案设计安全评价[J]
.山西建筑,2011,37(14):137-138.
被引量:1
8
胡英,江美霞,方海云.
护理指示牌在临床安全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91-3492.
9
王建辉.
城市快速路布局合理性评价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6):209-211.
被引量:3
10
王少飞,李伟聪,陈学文,陈振河.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3期)隧道-互通式立交段交通安全评价[J]
.公路交通技术,2011,27(6):117-12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
1
郑元,张国强,亓玉礼.
无信号公路平交口支路上游功能区减速驾驶行为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5,33(5):62-70.
被引量:2
2
徐敏华.
关于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3):239-239.
被引量:1
3
林森.
分离式平交口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北方交通,2017(12):62-66.
被引量:1
4
连丹丹.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研究[J]
.福建建材,2018(8):43-44.
被引量:5
5
金明,应伟锋.
关于桥梁前后平交口通病的分析及改善措施的探讨[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8(4):87-87.
被引量:1
6
刘亚帝.
基于转弯车辆行驶安全的交叉口竖向设计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4):35-39.
被引量:2
7
李洪,江陈龙.
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设计研究[J]
.工程与建设,2020,34(3):442-443.
被引量:2
8
马晶晶,卢贵忠,陈超.
小锐角错位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探讨[J]
.交通与运输,2021,37(4):1-4.
被引量:2
9
刘海峰.
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提升探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2):54-57.
被引量:4
10
何智龙.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研究[J]
.交通与运输,2022,38(2):38-4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刘孝康.
道路平交口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4(7):7-9.
1
柳佳.
论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的优化方案[J]
.道路交通与安全,2016,16(1):29-33.
2
王富,方可,胡娟.
U型回转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35(3):80-83.
被引量:5
3
曲昭伟,曹宁博,陈永恒,白乔文,孙磊.
Capacity model of on-rampmerging section of urban expressway[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6,32(2):226-232.
被引量:3
4
徐笛清,何良德,王震,苏兴海,许可.
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交汇段次航道通过能力[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11):3178-3183.
被引量:5
5
齐驰,侯忠生,卜旭辉.
快速路入口匝道排队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2):38-43.
被引量:2
6
刘婷娟,何怀玉.
多转向多车型车流通过主路的通行能力[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62-64.
被引量:1
7
王富.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点通行能力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7,26(4):93-96.
8
邱杨.
路段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实际通行能力研究[J]
.湖南交通科技,2016,42(4):174-177.
被引量:3
9
李嘉,许恺钧.
基于拥堵概率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4(3):105-112.
被引量:3
10
陈学文,杨威勇,王娜.
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6):377-380.
市政技术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