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脏腑气机升降与方剂组方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脏腑气机之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枢纽。脏腑之间功能相互依赖,协同作用,是通过气机升降来协调。正确把握脏腑气机升降,对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特性,脏腑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维持脏腑间动态平衡,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初步探讨调和脏腑气机升降,顺应脏腑气机升降,合理组方用药治疗脏腑疾病,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
邓超英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期52-52,5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关键词
脏腑气机
升降
方剂组方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1
1
张恒,杨锐.中医升降学说疏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21.
2
巩艳春,陈霞.
肝病从肺论治之浅识[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49-1050.
被引量:11
3
邓中甲.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l:93.
4
清·黄元御.长沙药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96,59.
5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6
巢因慈,郁觉初.
论平胃散的组方特点及其临床运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29-30.
被引量:7
7
朱震亨.格致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7,2-3.
8
魏铭.
脏腑气机升降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539-2540.
被引量:1
9
陈瀚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85.
10
叶显纯论“交通心肾”[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4:11-1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群,杨晓农.
中药升降浮沉之现代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1215-1218.
被引量:13
2
王剑发,宋炳礼.
李东垣“脾升胃降”学术思想阐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3-4.
被引量:25
3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4
朱震亨.格致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7,2-3.
5
高士宗.医学真传[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57.
6
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气机升降与临证方药.,2006.876.
7
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十二经脉循行规律与所属脏腑气机升降运动吻合考.,1999.964.
8
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试论"怒则气上""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2007.78-79.
9
任建中,田广周,张春玲.
补心气口服液辅助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20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5):63-64.
被引量:4
10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共引文献
64
1
段彬,张建强,陈明,魏玉辉,武新安.
平胃散及其组方药材水煎液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1):20-22.
被引量:6
2
李成文.
“苦杏仁”更名为“杏仁”的商榷[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69-70.
被引量:1
3
茅晓.
张介宾郁证论治思想及现代临床应用探讨[J]
.山西中医,2007,23(4):1-3.
被引量:6
4
刘翀羽,年莉.
络病学文献研究现状[J]
.吉林中医药,2008,28(4):306-307.
被引量:9
5
高峻.
试论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病理关系[J]
.吉林中医药,2008,28(12):863-865.
被引量:30
6
谭方,李晓君,周蕾.
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探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1):29-31.
被引量:29
7
赵继祖,惠成新.
论“左大顺男,右大顺女”[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12-13.
被引量:1
8
刘淑杰.
近十年平胃散临床应用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1999,18(2):41-42.
9
鹿根启.
达原饮加味治疗湿浊型2型糖尿病21例[J]
.河南中医,2010,30(12):1233-1234.
被引量:2
10
郭蓉娟,王永炎,张允岭.
中医“君相互感”心身调节模式诠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2):801-80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85
1
陈春蓉.
健脾安神汤加减疗法联合艾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6):81-83.
被引量:1
2
杜莹.
浅议更年期功血的辨治思路[J]
.新中医,2006,38(8):3-4.
被引量:3
3
朱向东,安耀荣.
气机升降理论探析[J]
.中医研究,2006,19(9):1-3.
被引量:65
4
杜金行,李春岩,贺琳.
试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2):77-80.
被引量:56
5
康欢,崔撼难.
升降浮沉在方剂配伍中的指导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07,36(5):40-42.
被引量:3
6
文颖娟,潘桂娟.
气机升降运动在复方配伍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3):132-133.
被引量:6
7
孙奎男,任玺洁.
人体气机升降理论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54-155.
被引量:16
8
崔应麟,王松龄,刘伟.
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5):102-104.
被引量:29
9
张正利,董菲洛.
试论“肝病勿忘治肺”[J]
.中医杂志,1998,39(2):73-74.
被引量:4
10
杨方尧.
《傅青主女科》方剂配伍理论与升降相因学说[J]
.中医杂志,1998,39(9):521-5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李吉武,唐爱华,陈文辉,王振刚,李双蕾.
《黄帝内经》“规矩权衡”之“方圆”与“升降”探析[J]
.医学争鸣,2020,11(6):43-47.
被引量:3
2
王世敏,彭玉,蒋兴燕莹,朱明珠,杨胜敏.
脏腑气机升降理论的理法方药探析[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3(6):7-11.
被引量:17
3
郭林轩,李明.
浅谈三对“轴心”脏腑及其关系[J]
.河南中医,2022,42(3):353-357.
4
靳三省,汪龙德,王臣军,毛兰芳,胥文娟,张萍,牛媛媛,李正菊.
汪龙德主任医师畅三焦化水湿法在胃痞治疗中的运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5):19-21.
被引量:1
5
张磊,曾祖贤,李时农,张卫东.
基于阴阳体用理论探讨从中焦治疗失眠的针灸思路[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5,46(2):19-2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裴创鑫,李明.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J]
.光明中医,2024,39(9):1757-1759.
被引量:1
2
郭米兰,张慧敏.
崔文成从肝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经验[J]
.江苏中医药,2022,54(6):29-31.
被引量:5
3
孙仕奇,张炜.
“魄门亦为五脏使”在哮喘诊治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22,42(7):995-998.
4
冯蓉,邱景,王英,郭利华.
基于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论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6):89-92.
被引量:1
5
李勇军,王钇杰,王有鹏,谷胜男,胡其回,王国杰,祝海波.
从脏腑气机升降论治儿童哮喘[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7):1195-1198.
被引量:2
6
庞浡仚,王秋虹,魏军平.
试从“肝体阴用阳”理论探讨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治疗[J]
.中医学报,2023,38(1):15-19.
被引量:1
7
曹兵,曾梦楠,张钦钦,张贝贝,吴媛媛,叶珊,徐瑞齐,冯卫生,郑晓珂.
基于风寒表证大鼠的麻黄升浮药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2):7298-7305.
被引量:3
8
姜鑫,庞立健,吕晓东,王琳琳,张宁,吴桐,侯鑫.
调气思维论治肺系疾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75-178.
被引量:3
9
张维明,陈柏林,于鸿妲,董晓宛,杨皓榆,白彦萍.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泻心汤类方论治皮肤病经验[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3,37(2):109-110.
10
封俊辰,王华,赵丽,孔维枝,张海东,李锐.
基于“主客交”理论论治老年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状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0):4575-4578.
1
王保芹,李泽庚,范春雷,童佳兵.
喘证常用药对举要[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2):371-373.
被引量:6
2
谭忠乐,谭成邦.
外科常用对药琐谈[J]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4):105-105.
被引量:2
3
黄玲,骆雄武.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134例临床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03,32(5):50-50.
被引量:10
4
蒙春雪,梁凤,张敏.
刮痧疗法治疗小儿疾病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2):1239-1240.
被引量:3
5
刘宇.
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30-2031.
6
张乃文,朱国茹.
肾阴虚糖尿病与六味地黄汤[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0):40-42.
7
吴跃文.
浅谈方药组成和药物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北方药学,2015,12(9):121-121.
被引量:1
8
吕乃基.
中医药的地位——知识的视角[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24-26.
被引量:5
9
在医改中推进中医药发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4).
10
周洪智,朱艳杰.
中药的配伍[J]
.黑龙江医药,2010,23(3):444-445.
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