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阳民歌唱腔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阳民歌历史悠久,在唱腔风格、选材等方面更具独特性。信阳素来被称为"歌舞之乡",典型的江淮地域乡音乡情和土腔土调,造就了信阳民歌在唱腔艺术上的新民歌形式。本文将从信阳民歌唱腔的本体特征、演唱形式、以及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并就信阳民歌这一文化遗产进行积极的传承和保护。
作者
杨辉
机构地区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7期88-89,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信阳民歌
唱腔特征
审美价值
传承保护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信.
信阳民歌的形成发展与其自身孕育的文化及地理属性[J]
.戏剧之家,2013(7):111-112.
被引量:2
2
陈萍.
信阳民歌唱腔音乐审美特征[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7):77-78.
被引量:3
3
马文扬.
楚风豫韵 源远流长——浅谈信阳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J]
.黄河之声,2013(16):35-3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陈萍.
信阳民歌唱腔音乐审美特征[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7):77-78.
被引量:3
2
唐瑰卿,朱晓宇.
豫南山歌的特点与演唱风格[J]
.中国音乐学,1996(S1):27-36.
被引量:4
3
耿玉琴,陈文革.
多元混成 踽踽独行——论先秦时期信阳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4(2):25-30.
被引量:6
4
耿玉琴,陈文革.
先秦时期信阳民歌文化探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5):80-82.
被引量:4
5
陈萍.
信阳民歌唱腔音乐审美特征[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73-75.
被引量:4
6
夏野;陈学娅.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乐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7
信阳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8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9
信阳文化局.大别山民间歌曲选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
信阳文化局.信阳文化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0
1
马文扬.
楚风豫韵 源远流长——浅谈信阳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J]
.黄河之声,2013(16):35-38.
被引量:9
2
牛媛媛.
信阳民歌发展溯源及音乐特征探讨[J]
.北方音乐,2015,35(19):27-27.
被引量:1
3
胡玲.
信阳茶歌的音乐特征与艺术初探[J]
.福建茶叶,2017,39(7):391-392.
4
焦阳.
地方民间音乐艺术走进音乐欣赏课堂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黑河学刊,2019,0(5):131-132.
5
邓娇,张淼.
信阳民歌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民歌大师工作室为例[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1,31(3):157-160.
6
邓雪蒙.
信阳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优化路径研究[J]
.鹿城学刊,2024,36(4):16-19.
7
郭楠楠.
关于河南信阳民歌风格与分类的新见解[J]
.青春岁月,2017,0(15):35-35.
8
郭楠楠.
高校科研视野中的信阳民歌传承与保护新思维[J]
.青年文学家,2016,0(3X):160-161.
被引量:1
9
汪法萍.
信阳民歌语言与音乐风格特点[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36-37.
10
汪法萍.
信阳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之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26-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
1
李仁莉.
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
.音乐时空,2015,0(22):22-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魏玥玥.
非遗视角下的信阳民歌流变特征[J]
.鄂州大学学报,2018,25(5):68-69.
1
赵瑞斌.
继承·发展·推陈·出新——浅谈秦腔花脸声腔的改革[J]
.当代戏剧,1998(2):50-51.
2
谷继红.
豫剧桑派的唱腔特征[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20-122.
被引量:1
3
李娜.
申凤梅的唱腔特征[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6):149-152.
被引量:1
4
邓亚非.
德平秧歌的唱腔类别及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8):107-108.
5
卢荣华(词曲).
乡音乡情[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4(3):57-57.
6
晓光,徐沛东.
乡音乡情[J]
.音乐世界,1997,0(Z1):82-83.
7
晓光,徐沛东.
乡音乡情[J]
.音乐创作,2012(8):35-49.
8
晓光,徐沛东.
乡音乡情[J]
.北方音乐,1993,16(2):2-3.
9
徐海燕.
浅谈楚剧的发展历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110-111.
被引量:3
10
黄亚莲.
在新时代下,如何使你的唱腔富有时代气息[J]
.戏剧之家,2016(5):34-35.
黄河之声
2015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