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家训在教育子弟的过程中,隐性地执行着德育的功能,对传统德育影响深刻。中国传统家训德育资源丰富,进一步对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加以研究,从而阐明传统家训的德育优势,并且总结传统家训的德育方法,对于当代借助传统家训深化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俞佳奇
孙旭红
机构地区
江苏大学
出处
《南方论刊》
2016年第1期27-30,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710035)
江苏大学第十四批大学生科研立项成果(项目编号14C008)
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传统
家训
德育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1
陈延斌.
论传统家训文化与我国家庭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1996(5):25-28.
被引量:10
2
林锦香.
中国家训发展脉络探究[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3(4):45-51.
被引量:4
3
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2003.
4
冯天瑜,张艳国:家训辑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8,149,257.
5
清·曾国藩:曾国藩治家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77,210,445.
6
包东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7
佘双好.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1):116-122.
被引量:26
8
王双六:家训金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243,25,246,294.
9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2012:172,28,77,5.
10
戴素芳,杨伟波.
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道德与文明,2007(3):31-3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节.
古代家训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
.东南学术,1996(2):70-74.
被引量:11
2
孟轲 陈戌国.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1..
3
孔丘 黄侃.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
司马光 王美英.家范[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
5
孔丘 黄侃.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1957..
6
孔丘 陈戌国.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1991..
7
范晔 王先谦.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姚思廉 徐楚桥.梁书.廿五史精选文白对照与导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9
毛水清 梁扬.中国传统蒙学大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0
颜之推 王利器.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41
1
饶荣蓉,吕厚超.
中国传统家训对社区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启示[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1):56-70.
2
杨彩云,王璐.
家文化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模式研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2):124-142.
3
鲁春燕.
颜之推的终身教育思想之解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B12):26-28.
被引量:1
4
王亚男.
从胡峄阳家训看清初青岛之社会文化[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6):83-86.
5
朱蒙荥.
浅析中国传统家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当代必要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70-171.
6
张学强,李玉丽.
《袁氏世范》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2):54-57.
7
钟万玲.
浅析传统家训中的道德教育方法[J]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2(4):29-30.
8
姜蓓丽.
儒家“五常”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2013(9):77-77.
9
周建国.
明清家训的文学价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2):87-90.
10
何平月.
袁采的《袁氏世范》对当今道德文明建设的影响[J]
.兰台世界(中旬),2014(7):158-15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陈延斌.
论传统家训文化与我国家庭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1996(5):25-28.
被引量:10
2
陈志勇.
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9-163.
被引量:6
3
牛志平.
“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79-86.
被引量:11
4
胥文玲.
明清闽北家训的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J]
.东南学术,2014(5):240-245.
被引量:4
5
陈荟芳.
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现代伦理价值及其启示[J]
.理论观察,2017(9):51-53.
被引量:4
6
杨明贵.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的公民道德观念及现代启示——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J]
.安康学院学报,2019,31(5):13-18.
被引量:4
7
安丽梅.
论传统家训在古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与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135-13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何桂美,罗双燕.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育德思想价值辨析[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0(1):219-228.
2
刘美霞.
福建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J]
.海峡教育研究,2016(3):46-51.
被引量:1
3
何桂美,李璐璐,宋晓修.
传统家训文化育德功能及其对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启示[J]
.学习与实践,2020(8):135-14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清如.
优秀家风家训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互进研究[J]
.乡村论丛,2021(5):23-30.
被引量:1
2
陈慧棋,陈赵阳.
以福建家风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36(6):11-16.
3
张娜.
传统家风的当代转化及价值意蕴[J]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8(5):175-177.
4
胡宇浩,倪丽娟.
家谱档案价值发掘路径探究[J]
.山西档案,2021(6):107-112.
被引量:9
5
徐萍.
传统家训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3):133-134.
6
张珍珍.
方弘静以德修齐的家训观及时代价值和现代转换[J]
.黄山学院学报,2022,24(4):8-14.
7
李振松.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意蕴及路径[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48-50.
1
陈晶,孟庆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2014,0(12):86-86.
被引量:3
2
张君,欧雨云.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研究述评[J]
.船山学刊,2015(6):104-109.
被引量:2
3
薛立强.
家庭环境对中职生德育影响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12):137-137.
4
骆伯毅.
简论家庭教育的德育优势及其原则[J]
.石油教育,2007(3):88-89.
5
钱琼.
中国传统家训的特点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当代青年研究,2012(9):6-10.
被引量:1
6
张翠艳.
浅谈中国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J]
.商,2015,0(28):43-43.
7
屠瑞恒.
谈学校隐形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影响[J]
.才智,2008,0(15):67-67.
被引量:5
8
张瑞红.
浅谈图书馆对技校学生的德育影响[J]
.现代企业教育,2015,0(2):114-114.
9
刘树林.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德育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5):23-24.
被引量:26
10
吴剑波,甘晖,韦敬文.
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J]
.广西教育,2010(3):23-24.
南方论刊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