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落叶松苗木立枯病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延边州落叶松苗木立枯病对落叶松苗木产生极大危害,严重发生时能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该病病原菌主要有腐皮镰刀菌、茄丝核菌、腐霉菌和链格孢菌等。因为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和苗木立枯型4种症状类型。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选好苗圃地,苗木不连作为主,苗圃主要施用有机肥料,对苗圃严格土壤消毒和适时进行化学防治。
作者
田云
赵淑波
毕大鹏
李秀华
机构地区
延边州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
安图森林经营局
延边州林业管理局
出处
《吉林农业》
2015年第12期89-89,共1页
AGRICULTURE OF JILIN
关键词
落叶松
立枯病
苗木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山东生产建段兵团二师独立二营生产组.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防治措施.林业科技通讯,1972,(06).
2
姜辉,吴恩东,苑金铃,于永林,孙忠义,李晓辉.
落叶松幼苗立枯病菌及其防治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1):44-47.
被引量:4
3
苑金玲,赵玉柱,崔冰.
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1):28-3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周仲铭.林木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病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
辽宁省林学会.森林病虫图册[M].沈阳: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安徽森林病虫图册编写组.安徽森林病虫图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
周仲铭,林木病理学,1994年
6
安徽森林病虫图册编写组,安徽森林病虫图册,1988年
7
辽宁省林学会,森林病虫图册,1985年
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病害,1982年
共引文献
4
1
旷玲,周如军,傅俊范,杨坡.
辽宁省无梗五加根腐病发生初报[J]
.植物保护,2008,34(3):139-142.
被引量:3
2
贾艳梅,张继平,刘世岐.
樟子松营养袋苗猝倒病的防治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5):124-128.
被引量:6
3
张伟良.
落叶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
.中国电子商务,2013(9):260-260.
4
宋晓斌,曹支敏,张学武,余仲东,张刚龙.
针叶树苗圃病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3,27(2):48-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王文丽.
落叶松枯梢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J]
.现代农业,2019,0(10):87-88.
被引量:1
2
李琳娜,侯攻科,张小花.
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3):66-67.
被引量:5
3
杜亚莉.
落叶松枯梢病调查及综合防治[J]
.种子科技,2021,39(9):87-88.
被引量:4
4
王海丽.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2023,52(S01):26-27.
被引量:2
5
陈杰.
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2):117-118.
被引量:2
6
张欢.
落叶松叶蜂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2024(1):31-32.
被引量:1
7
裴亚萍.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2023,17(24):206-208.
被引量:1
8
杨传杰.
不同药剂对落叶松叶蜂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4,36(3):79-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仲钧,李昆,黄厚铭.
镇巴县落叶松林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园艺,2024,47(20):74-76.
1
唐绍龙,洪星.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J]
.安徽林业,2002(4):26-26.
2
谭宝玉.
苗木立枯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湘西科技,2003(1):18-18.
3
赵坤继,徐雪梅.
苗木立枯病的防控[J]
.现代化农业,2014(2):68-69.
4
赵少波.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河北林业,2002(6):27-27.
5
李红霞,张林浩,郑甜甜,李立梅.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与技术,2016,36(6):208-209.
被引量:2
6
孙东辉,范中和.
苗木立枯病的种类及致病原因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2001(1):50-51.
被引量:3
7
张纪宝.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1):68-68.
被引量:1
8
严子柱,刘世增,满多清,康才周.
河西干旱沙区樟子松幼苗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4):20-22.
9
孙东辉,王文成.
苗木立枯病的生态防病技术[J]
.林业勘查设计,2001(2):59-61.
被引量:1
10
毛忠映,王尚雄.
青海云杉苗木立枯病的综合防治[J]
.中国林业,2008(18):47-47.
被引量:1
吉林农业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