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烧山火”针法临床应用机制探析 被引量:17

Exploration on mechanism of heat-producing need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追根溯源,烧山火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随着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和热补法的发展,出现了热刺法,“烧山火”针法形成雏形;“烧山火”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金针赋》,但描述不明确,致后代医家意见分歧,均根据各自临床经验进行操作,但其补虚作用和标志性的针下热感是不变的。对于“烧山火”针法的作用机制笔者做以下探讨。
出处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5-36,39,共3页 Journal of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建设经费资助{国中医药发[2009]30号} 方剑乔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建设经费资助{浙教高科[2008]255号} 方剑乔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浙江省)(GZS2012014) 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5ZQ02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12

共引文献153

同被引文献234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