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称舜《娇红记》中婢女飞红的爱情观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明剧作家孟称舜的《娇红记》,除描写了主人公申纯、王娇娘的"同心子"爱情以外,还描写了侍女飞红对爱情的追求,揭示了其进步的爱情观,但这一点却为学界所忽略。她有着自己明确的爱情观:一是敢于冲破门当户对的封建门第观念,二是追求内外兼美的择偶标准。这一爱情观的产生与晚明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冲击着并改变了传统的门第婚恋观,以及晚明心学思想影响下的"真情"文学思潮密切相关。
作者
曹仪婕
机构地区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8期20-21,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娇红记》
婢女飞红
爱情观
反对门第观念
内外兼美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孟称舜.《娇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
宋梅洞.《娇红记》,刘真伦,岳珍.《历代笔记小说精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王实甫.《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
周锡山.《论孟称舜的娇红记》,戏曲艺术,1987年,第4期.
5
傅雷译,[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
周扬译,[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关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
张翰.《松窗梦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
宋立中.
“三言”中未婚女性自主择偶行为与晚明江南社会[J]
.明清小说研究,2009(2):155-166.
被引量:3
9
谢肇淛.《五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0
高翔.
新传统的兴起——晚明观念变迁与生活方式[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5):23-3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刘军华.
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1):49-53.
被引量:1
2
刘敬圻.
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三言”“二拍”名篇心解[J]
.北方论丛,1994(2):58-65.
被引量:5
3
王引萍.
“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7-44.
被引量:3
4
宋立中.
论明清江南婚嫁论财风尚及其成因[J]
.江海学刊,2005(2):140-146.
被引量:4
5
《诗文证史方法浅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年6月17日,B3版.
6
康韵梅.《<三言>中妇女的情欲世界及其意蕴》[J].台大中文学报,1994,(8).
7
天启.《海盐县图经》卷4《方域篇·风土记》,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
8
《吴江县志》卷12《风俗》,明·史册撰,清·史在相增补,清初抄本.
9
万历《杭州府志》卷19《风俗》,明万历七年(1573)刊本.
10
明·宗臣.《宗子相集》卷13《再移郡县学官第二文》,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87册.
共引文献
13
1
刘春玲.
论晚明士大夫的狂狷之风[J]
.江汉论坛,2005(4):89-93.
被引量:4
2
周柳燕.
论明清小说对商业资本流向的透视[J]
.明清小说研究,2005(3):45-49.
被引量:3
3
李茂荣.
茶诗六首[J]
.农业考古,2007(2):132-132.
4
叶涛.
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考论[J]
.文史哲,2009(2):24-37.
被引量:25
5
袁永飞.
明清之际士人对传统政治秩序的理论批判——质疑和救治[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26-131.
被引量:1
6
刘学智.
南大吉与王阳明——兼谈阳明心学对关学的影响[J]
.中国哲学史,2010(3):94-99.
被引量:8
7
秦晓梅.
李莺莺与尤三姐命运之比较[J]
.黑河学院学报,2011,2(3):94-97.
8
赵国利.
致良知: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正法眼藏[J]
.求索,2012(5):154-156.
被引量:2
9
孙逊.
“情情”与“情不情”:《红楼梦》伦理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现代阐释[J]
.红楼梦学刊,2014(3):1-15.
被引量:6
10
张天星.
晚清报载禁毁《红楼梦》史料辑释[J]
.红楼梦学刊,2015(6):236-25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申港慧.
浅析《娇红记》中“飞红”的女性意识[J]
.戏剧之家,2018(18):234-234.
1
陈鲤群.
论孟称舜作品的女性形象——以《娇红记》为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97-97.
2
周永忠.
孟称舜《娇红记》悲剧性刍议[J]
.阅读与写作,2003(12):9-11.
3
孙兆娟.
例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0(7):20-21.
4
朱正朋.
春雨[J]
.诗词月刊,2014(7):87-87.
5
清心.
一别尘埃,菩提花开[J]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14,0(7):60-61.
6
晏国强.
语文不是无情物 情感教育是灵魂——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魅力中国,2010,0(7X):340-341.
7
郑婷.
错过幸福[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11):58-59.
8
蜕变[J]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12(10):47-47.
9
孙兆娟.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谈[J]
.作文成功之路,2016(5):76-76.
10
宗海燕.
巧妙运用文本资源 有效开展读写训练[J]
.语文教学之友,2015,34(3):41-4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