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皖西丘陵区小麦需水规律试验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皖西丘陵区小麦需水量试验的方法与成果,对小麦需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
裴文寿
庞卫星
王树萱
机构地区
安徽省水文局淠史杭蒸发实验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15年第7期108-108,共1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需水量
叶面蒸发
科间蒸发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崔丽洁,徐宝林.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土壤墒情实验研究[J]
.吉林水利,2003(1):14-15.
被引量:1
2
范洪奎,刘长远.
关于旱情与旱灾等级标准划分的探讨[J]
.吉林水利,2003(3):21-23.
被引量:3
3
孙凯,王一鸣,杨绍辉.
墒情监测取样方法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74-78.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周良臣,康绍忠,贾云茂.
汾河灌区农田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分析[J]
.节水灌溉,2004(4):1-3.
被引量:9
2
孙凯,王一鸣,杨绍辉,高福栋.
区域内旱情监测站点的布设研究[J]
.水利学报,2005,36(2):208-213.
被引量:13
3
周良臣,丁日升,白雷.
汾河灌区农田土壤墒情变化及用水对策分析[J]
.水利经济,2005,23(2):39-41.
被引量:3
4
李帆,史岩,孙凯,傅泽田,梁安波.
基于BP网络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2):136-140.
被引量:8
5
李纪人.
旱情遥感监测方法及其进展[J]
.水文,2001,21(4):15-17.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20
1
谢恒星,张振华,刘继龙,谭春英,李清翠.
苹果园土壤含水量测定取样点数目及插值方法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22(4):298-302.
被引量:5
2
李帆,史岩,孙凯,傅泽田,梁安波.
基于BP网络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2):136-140.
被引量:8
3
谢恒星,张振华,刘继龙,蔡焕杰,张晓杰.
土壤含水量合理取样数目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以烟台苹果园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4):114-118.
被引量:8
4
杨绍辉,王一鸣,孙凯,冯磊.
土壤墒情(旱情)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4):75-79.
被引量:34
5
杨卫中,王一鸣,石庆兰,高晶.
吉林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开发及利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2):177-181.
被引量:13
6
付磊,孙宇瑞.
土壤水分剖面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性能检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42-46.
被引量:7
7
杨绍辉,杨卫中,王一鸣.
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测系统[J]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9):173-177.
被引量:35
8
何玛峰,张俊栋.
近年来唐山市土壤墒情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32-7033.
9
朱寿东,刘慧平,冯徽徽,白穆,薛晓娟.
基于时间序列影像的中观尺度农作物长势监测采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127-133.
被引量:6
10
陈坤,雷晓云,李彦,文静.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墒情监测点的数目研究[J]
.节水灌溉,2012(1):4-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
1
蒿宝珍,张英华,姜丽娜,方保停,张菡,李春喜,王志敏.
限水灌溉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863-869.
被引量:18
2
张永平,王志敏,吴永成,张霞.
不同供水条件下小麦不同绿色器官的气孔特性研究[J]
.作物学报,2006,32(1):70-75.
被引量:58
3
王淑芬,张喜英,裴冬.
不同供水条件对冬小麦根系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27-32.
被引量:225
4
裴冬,王振华,张喜英,陈素英,胡春胜.
井灌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综合示范节水效益评价——以河北省三河试区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180-184.
被引量:8
5
吴普特,冯浩,赵西宁,牛文全.
现代节水农业理念与技术探索[J]
.灌溉排水学报,2006,25(4):1-6.
被引量:35
6
郭玉起,段现辉.
沧州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8-20.
被引量:9
7
张正斌,徐萍.
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探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305-1310.
被引量:49
8
蔡凤如,王玉萍,闫玉赞,祁婧,王健.
沧州地区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J]
.中国种业,2011(1):31-32.
被引量:3
9
刘晓敏,夏来坤,王慧军.
黑龙港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及推广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268-275.
被引量:13
10
姚战军,杨玉锋,陈若英.
限水灌溉与施氮时期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50-765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王伟伟,于亮,钮力亚,陆莉,赵松山,王艳,藏秀金,谭花磊,米淑玲,王奉芝.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4):7-11.
被引量:1
2
于亮,钮力亚,付晶,陆莉,王伟,王奉芝,孙娇娇,王连鹏,王伟伟.
小麦限水条件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9,0(12):18-2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怀苹,吴西利.
不同水分处理对浚麦K8生理特性及群体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9,47(4):24-27.
被引量:1
2
唐兴旺,石玉,于振文,张永丽,赵俊晔.
开花期土壤水分含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20,40(5):609-614.
被引量:4
3
张璐鑫,辛秀竹,王益,王志杰,未祎,代一斐,尹宝重.
深松分层施肥播种对小麦旗叶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2):84-89.
被引量:4
4
唐兴旺,石玉,于振文,张永丽.
小麦开花期适量灌溉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减少土壤硝态氮淋洗的机理[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9):1523-1533.
被引量:3
5
张晓琪,李红玉,杨思,杨珍平,高志强.
灌水对冬小麦群体、花后干物质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3,42(1):39-48.
被引量:3
6
宋健,王洁,司彤.
施氮部位对花生生长、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27):20-26.
1
闻瑞鑫.
棉花需水量试验[J]
.中国棉花,1992,19(4):34-34.
2
刘方.
再生稻需水量试验研究探讨[J]
.四川水利,1994,15(2):30-31.
被引量:1
3
谢素华,杨明高.
杂交中稻秧田需水量试验[J]
.四川水利,1998,19(5):25-27.
4
时光宇,吴云山.
2010年中稻需水量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35-35.
被引量:2
5
张文超,张建波.
分子辅助育种在能源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
.种子,2012,31(7):58-61.
6
陈世文.
贵州省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珠江现代建设,1997(1):11-14.
7
何芬霞,董志勇.
坑测小麦高水高肥需水量试验研究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4):17-18.
8
迟道才,王瑄,毕翠玉.
气象因素对水稻蒸腾量影响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6,27(S1):63-66.
被引量:2
9
王海丽,古璇清,王小军,王鹭松,徐敬华,林新明.
芒果需水规律与适宜土壤水分灌溉调控技术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125-127.
被引量:5
10
新书架[J]
.气象,2010,36(12):152-152.
农技服务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