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1984年——2012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作者
游璇
机构地区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党校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28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4
1
汪余宏:《江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南昌大学》2008年版.
2
张根文,黄志斌.
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9-21.
被引量:21
3
薛彦华,齐艳杰.
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12):11-14.
被引量:6
4
《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12-113页.
5
《福建统计年鉴》2013年.
6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闽教高[2012]131号)EB/OL.(2012-11-14)2013-12-19.http://www.6eau.gov.cn/html/2012/11/14/37L125098.html?uni=a2f12fd2-b280-4aac-9161-3b50dg08f2b6.
7
王园园:《北京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版.
8
杨建国,李静森,权永辉.
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科学,2012(8):110-117.
被引量:14
9
范明.
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
.现代经济探讨,2003(5):19-21.
被引量:14
10
邱敦元,黎野,文洁.
高等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探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胡永远,刘智勇.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9):11-14.
被引量:48
2
李洪天.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6):100-104.
被引量:38
3
宋华明.
高等教育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2005(7):11-16.
被引量:28
4
解垩.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74-80.
被引量:62
5
杨亚军,李洪天.
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J]
.教育研究,2006,27(7):90-93.
被引量:30
6
崔玉平,李晓文.
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06,22(3):52-55.
被引量:16
7
吴一平.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22(1):8-12.
被引量:8
8
刘丽娜.
天津市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
.科教文汇,2007(01X):198-200.
被引量:9
9
刘林.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1):36-39.
被引量:21
10
邓聚龙.灰色控制系统[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328
1
蔡文伯,莫亚男.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增质抑或增量——基于系统GMM模型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92-99.
被引量:14
2
田汉族.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教育观念创新[J]
.教育经济评论,2021,6(4):3-29.
被引量:7
3
韩双淼,顾建民.
高等教育何以促进城乡收入均衡发展——一个省域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解释[J]
.高等教育研究,2024,45(2):47-57.
被引量:1
4
郑鸣,朱怀镇.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4):76-81.
被引量:64
5
童丽珍.
地方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以嘉兴学院为个案分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z1):25-27.
被引量:3
6
刘宇,张平.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模型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332-334.
被引量:5
7
苏荟,王朋岗,张继珍.
西部边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新疆兵团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为例[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17(2):65-67.
被引量:2
8
张世华.
高等职业教育功利化倾向的理性反思[J]
.现代教育论丛,2006(2):28-32.
被引量:7
9
夏锋,张宏亮,夏宁.
余值法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衡量[J]
.社科纵横,2004,19(3):39-40.
被引量:4
10
陈晋玲.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320-32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2
1
唐炯.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86-86.
被引量:6
2
宋华明,王荣.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55-58.
被引量:60
3
李洪天.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6):100-104.
被引量:38
4
李秋霞.
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经济师,2005(5):250-251.
被引量:16
5
宋华明.
高等教育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2005(7):11-16.
被引量:28
6
杨亚军,李洪天.
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J]
.教育研究,2006,27(7):90-93.
被引量:30
7
刘林.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1):36-39.
被引量:21
8
石金叶,范旭,陆剑宝.
美国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63-66.
被引量:16
9
[英]马歇尔 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0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引证文献
6
1
陈辉民,徐运保.
基于31省市面板数据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16,32(1):12-16.
2
陈辉民,徐运保.
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相关性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6(3):32-36.
被引量:9
3
左勇华,黄吉焱.
江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17,33(10):104-107.
被引量:15
4
潘邦贵.
福建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4):12-17.
被引量:3
5
郭萌,王怡.
乡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提升策略——基于大学赋能视角[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45-54.
被引量:6
6
牛娜,刘巍.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分析[J]
.知识经济,2025(1):231-23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卢璞.
浅析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
.市场周刊,2017,0(11):113-114.
2
刘志民,杨洲.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
.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1-9.
被引量:32
3
郭健,郭笃发,王明康.
山东省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关系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104-112.
4
刘丝雨,王志鹏,郭小平.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下的TBL+翻转课堂与经济法教学——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J]
.大学教育,2018(11):13-17.
被引量:21
5
包耀东,李晏墅,程林.
高等教育与江苏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5):17-21.
被引量:13
6
曾一帆.
高校与城市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以广州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9,19(3):101-105.
被引量:7
7
周启良,范红忠.
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2019(3):29-39.
被引量:4
8
张鹏,邹家骏.
FDI与产业结构变迁——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产业经济评论,2019(3):5-20.
被引量:2
9
姚兰思成.
“一带一路”视角下来华留学生高校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以川北医学院为例[J]
.经济师,2019(11):143-145.
10
赵超,田盛圭,黄裕扬.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高教论坛,2020,0(1):109-113.
被引量:2
1
本刊评论员.
危机面前,让我们携手并进[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9(1):1-1.
2
李致.
什么是“穷人经济学”[J]
.四川统一战线,2005,0(11):34-34.
3
周立.
“穷人恒穷”的逻辑[J]
.天涯,2005,0(6):20-27.
被引量:5
4
严明初.
评舒尔茨的经济发展理论[J]
.世界经济文汇,1990(1):16-22.
5
章海鸥,李军,黄诚.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12):80-82.
被引量:1
6
徐铁光,邓志平.
穷人经济学新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4):20-21.
7
宋华明.
高等教育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2005(7):11-16.
被引量:28
8
朱旭森.
试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J]
.科学咨询,2007(15):25-26.
9
走向共同富裕[J]
.广西经济,2005,24(5):1-1.
10
杨巧,蒋勇.
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6):39-42.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