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西是甘蔗生产大省,种植甘蔗的历史比较久远,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落后,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也落伍,甘蔗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了广西甘蔗的产量。针对甘蔗病虫害的发生,需要从栽培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入手,综合整治甘蔗病虫害。
作者
覃永秋
陈耀智
机构地区
广西宜州市刘三姐乡农技推广站
广西宜州市庆远镇农技推广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0X期49-50,共2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关键词
甘蔗病虫害
防治技术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4
1
Sunda.,B,龚德明.
影响甘蔗宿根性的品种性状[J]
.国外农学(甘蔗),1993(2):33-36.
被引量:3
2
周国辉,许东林,沈万宽.
甘蔗重要病害研究及防治策略[J]
.甘蔗糖业,2005,34(1):11-16.
被引量:32
3
张国红,任华中,高丽红,张福墁,曹之富,张振贤.
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酶活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47-1452.
被引量:57
4
陈如凯,林彦铨,薛其清,邓祖湖,曾献军,何启钧,王建南.
配合力分析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1):1-8.
被引量:27
5
孔维栋,刘可星,廖宗文,朱永官,王碧玲.
不同腐熟程度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9):2291-2296.
被引量:76
6
李春格,李晓鸣,王敬国.
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4):1144-1150.
被引量:165
7
杨晓丽.
甘蔗地间作春花生栽培技术[J]
.中国糖料,2006,28(4):46-47.
被引量:12
8
吕卫光,沈其荣,余廷园,诸海涛.
酚酸化合物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6):845-849.
被引量:39
9
林明江.
浅论甘蔗螟虫天敌与性诱剂的研究与应用[J]
.甘蔗糖业,2007,36(4):19-24.
被引量:19
10
胡汝晓,赵松义,谭周进,肖汉乾,巢进,屠乃美,周清明.
烟草连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7,21(5):494-497.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7
1
朱建荣,赵丽萍,覃伟,刘家勇,姚丽,吴才文.
甘蔗亲本及杂交组合对褐条病的抗性配合力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5):462-466.
被引量:4
2
陈海深.
甘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分析[J]
.乡村科技,2015,0(6):14-15.
被引量:1
3
吕远新.
无公害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
.南方农业,2016,10(18):51-51.
被引量:6
4
高欣欣,刘少春,张跃彬,方志存,刀静梅,樊仙.
宿根甘蔗衰退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12(4):284-288.
被引量:7
5
邓毅.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糖业创新发展问题探究[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8(2):138-141.
被引量:1
6
农晓珊.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6):42-42.
7
韦锦跟.
大化县优质果蔗套种花生高效栽培技术探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4(5):204-20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吕远新.
无公害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
.南方农业,2016,10(18):51-51.
被引量:6
2
夏红明,赵培方,赵俊,刘少春,杨昆,吴才文.
甘蔗脱叶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3):244-251.
被引量:2
3
苏秦.
广西来宾市“双高”甘蔗种植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2016,10(32):9-9.
4
黄朝勇.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17,34(5):56-56.
被引量:11
5
丘立杭,范业庚,罗含敏,黄杏,陈荣发,杨荣仲,吴建明,李杨瑞.
甘蔗分蘖发生及成茎的调控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2018,54(2):192-202.
被引量:21
6
杨先华.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对策[J]
.南方农业,2018,12(12):3-4.
被引量:13
7
韦欣海.
甘蔗种植的高产技术及实施要点[J]
.南方农业,2018,12(12):29-30.
被引量:6
8
高欣欣,刘高源,刘少春,郭家文.
机械化收获对宿根蔗衰退的影响及改进技术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7,13(4):283-287.
被引量:3
9
农泽梅,史国英,曾泉,叶雪莲,秦华东,胡春锦.
赤红壤条件下宿根甘蔗根际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5):1079-1086.
被引量:7
10
马文清,郭强,秦昌鲜,黄珍玲,闭德金,彭崇,施泽升,莫周美,唐利球.
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估计[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4):1333-1345.
被引量:8
1
卢文洁,徐宏,李文凤,罗志明,王晓燕,黄应昆.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J]
.中国糖料,2011,33(3):64-67.
被引量:29
2
侯本军,林力,王敏芬,白翠云.
套种玉米对甘蔗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9-10.
被引量:10
3
徐宏,卢文洁,毛永雷,罗志明,张发利,黄应昆.
甘蔗病虫害专业化防治[J]
.中国糖料,2011,33(2):77-80.
被引量:6
4
韦正学.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5,35(10):109-109.
被引量:4
5
李毅杰,段维兴,王泽平,梁强,陆文娟,韦开军,李文教,黄诚华,林善海.
2015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J]
.中国植保导刊,2016,0(7):9-15.
被引量:9
6
韦理全.
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6):116-117.
7
黄森泰,张宗良.
甘蔗斑点象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
.甘蔗糖业,1997,26(6):15-18.
8
李志芳,彭仕蓉,黎青,李松峰.
望谟县蔗区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09,26(9):47-47.
被引量:4
9
莫玉成.
浅析甘蔗病虫害防控现状及应对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5,35(4):104-105.
被引量:1
10
张澍星.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J]
.南方农业,2016,10(26):19-20.
南方农业
2014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