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低效林分更新复壮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对新银合欢低效林采取平茬、平茬辅以除草补充施肥的方式进行改造,能使低效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正常生长,改造效果明显。在幼树顶梢未枯死平茬复壮措施适宜于在树龄4 a以上的低效林复壮改造,顶梢未枯死的低龄林分则可采取加强抚育并辅以补充施肥的方式进行改造。
作者
林彬远
刘勇
李卫东
刁阳光
机构地区
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普格县林业局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88-90,共3页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新银合欢低效人工林
复壮技术
分类号
S756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蔡霖生.等.造林学新义[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1,5:157-159.
2
北京林学院,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3
刁阳光.
干热河谷几个主要造林树种对立地条件适应性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1993,14(3):61-63.
被引量:2
4
刁阳光,袁志明,林兴贵,钟先成.
金沙江干热河谷赤桉低效林管理技术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1998,19(2):34-37.
被引量:6
5
周立江.
低效林评判与改造途径的探讨[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5(1):16-21.
被引量:40
6
费世民.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J].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健 等.三江流域低效林类型划分及制定标准研究.长江中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3..
2
綦山丁.乌江流域低效林分特点及其改造技术途径探讨[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论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
郭小平,朱金兆,余新晓,罗晶.
论黄土高原地区低效刺槐林改造问题[J]
.水土保持研究,1998,5(4):75-82.
被引量:25
4
李铁民.
太行山低质低效林判定标准[J]
.山西林业科技,2000,29(3):1-8.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47
1
吴秋菊,冯世蓉.
对林业生态建设中有林地划分标准的探讨[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70-72.
被引量:1
2
王尚明.
林业产业化与森林经理[J]
.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213-215.
被引量:1
3
唐丽霞,喻理飞,綦山丁,袁礼.
不同经营类型低效林分物种多样性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221-223.
被引量:6
4
张强.
射洪县低效林形成原因及对策初探[J]
.四川林勘设计,2007(2):54-56.
被引量:5
5
陈世清.
确保林分改造成效的系统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2007(3):34-36.
被引量:5
6
冯文贵,刘洋,肖兴仁.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改造效应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2008(2):19-22.
7
冯文贵,刘洋.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改造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96-6297.
被引量:9
8
刘发林,曾思齐,王伟.
望城县低产林成因及经营模式初探[J]
.湖北林业科技,2008,37(6):47-49.
被引量:2
9
赵琳,郎南军,郭玉红,张立新,郑科,江期川,彭明俊.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现状及其植被的人工恢复研究进程[J]
.西部林业科学,2009,38(4):86-93.
被引量:5
10
骆宗诗,侯波,向成华,陈俊华,罗晓华,谢大军,慕长龙.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82-87.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30
1
何开跃,李晓储,黄利斌,张永兵,胡晓健.
干旱胁迫对木兰科5树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4):20-23.
被引量:62
2
方海东,纪中华,杨艳鲜,拜得珍,廖承飞.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35-137.
被引量:35
3
杨青川,耿华珠,郝吉国.
紫花苜蓿、扁蓿豆POD同工酶的测定[J]
.中国草地,1994,16(2):53-56.
被引量:17
4
卢从明,张其德.
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1994,0(1X):9-14.
被引量:44
5
邓辅唐,吕小玲,邓辅商.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2005(11):48-50.
被引量:55
6
申亚梅,童再康,蔡建国,吴家森,张素雅.
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4-5215.
被引量:11
7
孙宪芝,郑成淑,王秀峰.
木本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3):629-634.
被引量:70
8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92,594.
9
阎勇,罗兴录,张兴思,兰旺彬.
不同供水条件下玉米耐旱生理特性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323-326.
被引量:27
10
姚觉,于晓英,邱收,李达.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51-56.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
2
1
樊冬温,李应珍,杨雪峰,李湃,张吉利.
我国寒温带低效林改造工程理论依据和目标的探讨[J]
.森林工程,2015,31(5):15-18.
被引量:2
2
徐建霞,王建柱,李磊,徐萌.
边坡先锋植物新银合欢幼苗抗旱能力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8):134-13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靖彤.
森林工程运行控制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265-265.
2
徐建霞,王建柱.
水-肥耦合对新银合欢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能力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4):783-791.
被引量:4
3
李新友.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改造成效分析[J]
.农家致富顾问,2019,0(12):171-171.
被引量:1
4
周军,陈舰,郝国鹏.
银合欢用于白鹤滩水电站渣场边坡绿化的研究[J]
.水电与新能源,2021,35(2):46-49.
被引量:2
5
宋亮,赵冰琴,申远洋,朱万庆,杜祥运,高儒章,许文年.
新银合欢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
.土壤,2023,55(5):1070-1079.
被引量:3
6
曾宪军,何曦,万飞,杨霆.
不同AMF对两种生态修复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J]
.微生物前沿,2020,9(3):133-140.
1
赵明远.
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J]
.科学与财富,2013(8):262-262.
2
陈守万,汤友为.
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试验初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4):476-480.
被引量:1
3
綦山丁,陈廉杰,罗惠宁,龙涛.
乌江流域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及实施办法[J]
.贵州林业科技,1991,19(3):61-67.
被引量:2
4
陈廉杰,陈德忠,杨德法,綦山丁.
乌江流域低效林分及其改造技术研究报告[J]
.贵州林业科技,1991,19(3):1-21.
被引量:18
5
沈启昌.
龙岩市低效生态林林分改造技术措施探讨[J]
.林业勘察设计,2006,26(1):122-124.
被引量:5
6
李新艺,贺蕾.
黄土高原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初探[J]
.陕西林业,2011(4):31-31.
7
杨秀丽,陈巧明,张玲梅,林瑞荣,陈成华.
尤溪县低产低效林分改调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98-99.
8
陈伟,代洪春.
华北落叶松引种试验的探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11(1):69-70.
9
中低产用材林的复壮改造[J]
.致富天地,2012(4):46-46.
10
刘德义,杨翠侠,宁心哲.
敖汉旗杨树低产低效林成因及更新改造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08(6):23-23.
被引量:1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