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致病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行外周中心静脉静脉置管(PICC)和(或)脐静脉置管(UVC)3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4例患儿中,行PICC 268例,行UVC 104例,其中68例先后行UVC及PICC。总CRBSI发生率为6.1/1 000(35/5766)导管日;PICC CRBSI发生率为5.3/1 000导管日(27/5092);UVC CRBSI发生率为11.8/1 000导管日(8/674)。胎龄小于28周、28-32周,〉32周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分别为30.8%,11.9%,4.9%。出生体质量小于1 000 g、1 000-1 500 g、〉1 500-2 500 g、〉2 500 g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分别为22.5%,11.8%,9.1%,2.6%。PICC置管时间不超过21 d及大于21 d CRSBI发生率分别为7.2%,16.1%;UVC置管时间不超过7 d及大于7 d CRBSI发生率分别为1.6%,16.7%。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2.9%(22/35),22.9%(8/35),14.3%(5/35)。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患儿及长时间置管患儿易发生CRBSI,应严格掌握置管指征,加强置管护理,控制置管时间,降低CRBSI发生。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8期2871-2873,共3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