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后备的故障自愈技术应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分布式智能控制主站后备的基本概念,分析实现故障自愈技术的实时网络拓扑识别、故障定位判据、隔离控制算法、恢复供电控制方法和联络电源裕度校验五个关键技术要点,最后介绍其在厦门供电公司的现场应用情况及效益。
作者
郭芳铮
机构地区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出处
《电工技术》
2014年第9期20-22,共3页
Electric Engineering
关键词
分布式
智能终端
主站后备
自愈技术
分类号
TP3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金文龙.
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一讲 智能配电网概述[J]
.供用电,2009,26(3):81-84.
被引量:29
2
徐丙垠,李天友,李伟新,等.智能电网理论研究与实践馈线自动化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供用电,2010(增卷):14.
3
李天友,金文龙,徐丙垠,等.配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
Juancarlo Depablos.Interne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Based Distribution Loop Control System[D].USA:Virginia Tech Polytechnic Institute,2003.
5
吴尚杰.基于对等式通信的网络式配电网保护系统的研究[D].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帅军庆.
瞄准世界前沿 建设智能电网[J]
.国家电网,2008,0(2):54-57.
被引量:31
2
丁民丞,王靖,朱治中.
方兴未艾的智能电网[J]
.国家电网,2008,0(5):86-88.
被引量:21
3
Smart Grid Working Group.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Charting a New Energy Future,Appendix A:Working Group Reports[R].Energy Future Coalition.USA,003(6).
4
余贻鑫.面向21世纪的智能配电网.国家电网,(5).
共引文献
28
1
葛树国,沈家新.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15):96-98.
被引量:7
2
张玲.
智能配电系统[J]
.广西轻工业,2010,26(5):48-49.
3
战杰,肖静,赵义术.
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在智能配电网自愈功能中的作用分析[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2):33-36.
被引量:3
4
乔弘,吴蓉.
智能电网的特点与发展浅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19-19.
被引量:3
5
颜娟,赵晓东,翟国富.
同轴射频继电器接触系统不连续结构等效电路建模与性能分析[J]
.低压电器,2010(14):5-9.
被引量:1
6
郑伟,王钢,覃智贤.
一种智能配电网高级测量节点设计[J]
.低压电器,2010(14):28-31.
被引量:3
7
周佃民,李凯,张锐.
钢铁企业中建设智能配电网的探讨[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13(4):34-36.
8
许斌锋,于耀,周余,都思丹.
智能配电数字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8):206-210.
被引量:3
9
李彩林,钟奕,黄知超.
配电网络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综述[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31(5):391-395.
被引量:2
10
葛少云,王浩鸣,刘洪.
考虑馈线容量约束的多微网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
.天津大学学报,2011,44(11):961-96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3
1
杨献智.
中山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实践[J]
.电气技术,2009,10(12):103-104.
被引量:3
2
韩晓春,杨富营.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实践[J]
.继电器,2005,33(11):71-73.
被引量:19
3
张玉春,杨成峰,彭亚楠,马振霞.
配电网非故障区恢复供电方法研究[J]
.供用电,2007,24(5):22-24.
被引量:1
4
刘健,董新洲,陈星莺,等.配电网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52-57,85-87.
5
杨辉,吴福保,吕红兵,金幼红.
架空线路准实时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实现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2):108-111.
被引量:6
6
陈向东.
电力系统网络型继电保护模式探讨[J]
.电力信息化,2009,7(1):38-40.
被引量:23
7
刘健,赵树仁,张小庆,宋晓林,张志华.
配电网故障处理关键技术[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4):87-93.
被引量:48
8
刘健,张志华,张小庆,郑剑敏.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6):53-57.
被引量:106
9
刘健,赵树仁,贠保记,崔琪,何林泰,郑剑敏.
分布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自愈技术及可靠性保障措施[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7):67-71.
被引量:67
10
凌万水,刘东,陆一鸣,于文鹏.
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6):90-95.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3
1
张维,张喜平,郭上华,杨献志,赵文博.
一种新型的电缆网就地馈线自动化方案及应用[J]
.供用电,2015,32(4):22-28.
被引量:7
2
吴树鸿,唐鹤.
就地与主站协同场景下配网故障自愈安全防误技术探讨[J]
.机电信息,2019,0(33):102-103.
被引量:1
3
李京平,蔡志平,姜绍艳.
基于全负荷开关组网多种运行模式的电力网络系统[J]
.南方能源建设,2019,6(4):35-3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江俊鹏,胡军.
配网主干配网架及自动化规划[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6):169-170.
2
张波,吕军,宁昕,刘日亮,邵志敏,陈奎阳.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差异化应用模式[J]
.供用电,2017,34(10):48-53.
被引量:26
3
张维,宋国兵,刘健,常仲学,张志华,陈勇.
利用电压暂态量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反向合闸闭锁策略改进措施[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7):166-173.
被引量:13
4
吴鹏,何洪流,张锐锋,付宇,肖小兵,郑友卓.
电压-时间型柱上分段开关的保护整定[J]
.电子器件,2021,44(1):168-172.
被引量:2
5
何洪流,张锐锋,付宇,吴鹏,肖小兵,李前敏.
不受网络拓扑约束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案研究[J]
.电子器件,2021,44(1):173-177.
被引量:6
6
何洪流,付宇,吴鹏,张锐锋,肖小兵,刘安茳.
基于重合闸时序图的联络开关保护整定[J]
.电子器件,2021,44(2):357-361.
被引量:3
7
曹怡,赵和廷,曹旭东,汪丽君.
甘南供电公司就地馈线自动化FA控制策略研究[J]
.江西电力,2022,46(9):25-27.
8
冯淑婷,叶蓓.
配电网自愈成功率提升方法研究[J]
.机电信息,2023(8):1-3.
被引量:1
1
刘慧芳.
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1):173-173.
被引量:1
2
张展宁,李红超.
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及其经济评价[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3):181-181.
被引量:3
3
周卫华,倪县乐,丁炜.
MPLS网络的自愈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8):36-37.
被引量:1
4
马妍,崔海东.
宽带IP网络[J]
.现代电信科技,2000,30(6):12-18.
被引量:3
5
赵代弟,陈姗姗.
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研究[J]
.科技风,2014(19):82-82.
被引量:2
6
王华,任照富.
基于工业以太网冗余自愈技术的研究[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2):92-94.
被引量:1
7
何欣,桂小林.
基于自愈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生存模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42(8):950-953.
被引量:1
8
张志勇,胡光岷.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识别算法[J]
.计算机应用,2010,30(3):733-735.
被引量:2
9
吴迪.
RPR技术及其在城域网的应用[J]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2):66-68.
10
邱路,叶银忠.
基于多Agent系统的动态网络系统拓扑结构故障诊断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49(6):902-906.
电工技术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