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教育法学: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回顾了1981年以来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历程,简要概括了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并就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加以评述,同时阐明了作者的见解,旨在推进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步伐。
作者
谭晓玉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关键词
教育法学研究
学科建设
教育学
教育事业
分类号
G40-011.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5
1
姜安丽.
教育交叉学科的结构与功能初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3(5):39-46.
被引量:3
2
胡文斌.
国外教育法学发展概述[J]
.教育研究,1986,7(11):68-70.
被引量:4
3
何瑞琨.
教育法学的学科特点[J]
.教育研究,1987,8(6):56-58.
被引量:1
4
王战晨.《教育立法与教育法学的创立》,《未定稿》1987年第4期.
5
娄延常,彭宇文.
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浅探——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J]
.教育研究,1987,8(6):52-55.
被引量:7
6
丁胜源,陆进达.
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学的意见[J]
.教育研究,1987,8(12):68-70.
被引量:1
7
周健,徐其萍,李洪甫.
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J]
.河北法学,1991,9(2):47-49.
被引量:4
8
郦渭荣.
当前开展教育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法学,1993(3):17-19.
被引量:1
9
何小雄.
构建教育法规学的若干问题初探[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93,0(10):13-16.
被引量:3
10
李连宁.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刍议[J]
.中国法学,1988(1):77-82.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44-352页.
2
王珉灿.《行政法概要》[M].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3
《An Introduction to Eduoation. Law》[美]JorephJ.Gobb1981.
4
《教育法》(新版)[日]兼子仁1978.
5
《Education and the Law》 (美)William R. Hazard 1978.
6
《战后六国教育立法简述》张维平《外国教育资料》,1981.4.
7
《试论双亲的教育权利与义务》张天麟《教育研究》1983.10.
8
《外国教育法制史》北大出版社1982.
9
《外国教育史>(上)王天一等编.北师大出版社1984.
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资料室编,《教育学讲座》第21页.
共引文献
46
1
劳凯声.
从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理解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及其法典化问题[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3(1):1-13.
被引量:1
2
李静蓉,雷五明.
教育法地位争论之综述[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5):54-56.
被引量:1
3
杨家亭,徐瑞.
我国教育法体系新探[J]
.齐鲁学刊,1997(5):128-130.
4
谭晓玉.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1995,16(8):62-66.
被引量:21
5
修志君.
我国教育立法的回顾与展望[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4):41-45.
被引量:3
6
钟华.
论教育法的独立地位[J]
.当代法学,2002,16(7):16-19.
被引量:5
7
朱涛.
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刍论[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5-9.
被引量:13
8
徐荣,吕贵.
健全教育法规体系的几点思考[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3-5.
被引量:2
9
石正义.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公务法人地位的几个理论问题[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36-40.
被引量:1
10
蒋超.
中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7,16(4):65-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
1
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蔡,葛剑雄,马戎,李伯重,李强,苏力,罗志田,张乐天.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
被引量:34
2
汪丁丁.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重建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63-77.
被引量:12
3
劳凯声.
论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90-95.
被引量:25
4
洪柏江.
初等义务教育立法刍议[J]
.法学,1983(10):38-40.
被引量:2
5
吴大华,杨宗穗.
民族教育立法刍议[J]
.贵州民族研究,1987,7(1):98-103.
被引量:2
6
谭晓玉.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1995,16(8):62-66.
被引量:21
7
张玉堂.
关于我国教育法规研究的几个问题[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102-107.
被引量:9
8
路甬祥.
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被引量:346
9
余雅风.
法律变迁与教育的公共性实现[J]
.教育学报,2005,1(2):51-56.
被引量:15
10
邓正来.
学术自主性与中国法学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7(4):250-26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余雅风.
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基于学术史的视角[J]
.教育学报,2021,17(1):143-15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姚真,张敏,谢昕佚.
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新挑战[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3(2):234-238.
2
王春蕾.
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2):104-120.
被引量:2
3
刘思婷,周永.
我国法学教育中法教义学方法的应用探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21,21(4):100-102.
4
秦惠民,王俊.
比较法视野下教育法学定位与学科体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12):1-14.
被引量:13
5
程雁雷,蒋艳.
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规则探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6):29-39.
被引量:17
6
李红勃.
教育法典的制度定位与逻辑框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5):53-62.
被引量:24
7
毋晓蕾.
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1):88-92.
被引量:2
8
余雅风,姚真.
论教育法律关系[J]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22,21(3):36-45.
被引量:9
9
徐振铭.
论我国教育法典的分则体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34-42.
10
湛中乐,靳澜涛.
教育法学体系化的域外比较与中国路径[J]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22,21(4):76-84.
被引量:2
1
谭晓玉.
深刻反思当代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价值取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26-33.
被引量:5
2
蒋少荣.
略论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8):18-22.
被引量:6
3
何瑞琨.
论教育法律现象[J]
.教育研究,1986,7(6):51-52.
4
姜新杰.
上海成立教育法学研究会[J]
.上海教育,2012(16):6-6.
5
湛中乐.
教育法学研究的问题、范围与方法[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19):12-12.
6
徐正成.
如何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0):19-19.
7
陈黎明.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兼论民办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J]
.中国教师,2006(5):44-45.
8
黄欣.
国际教育法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6):11-16.
被引量:2
9
陈亮,陈恩伦.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困惑与展望——基于文献之思[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3):165-172.
被引量:9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9(4):97-97.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