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像今天我们在一起吃饭一样,大家团结得很好,这就好。你们整风,检查一下,批评一下,大家还是团结在一块。这就叫作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批评就是帮助,对人是有好处的。
作者
毛泽东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1993年第4期21-23,共3页
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关键词
生活
压力
毛泽东
家庭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2
1
何立波,宋凤英.
共和国成立前的邓小平与毛泽东[J]
.党史博览,2004(8):20-25.
被引量:2
2
刘培平.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J]
.文史哲,1998(5):40-46.
被引量:3
3
B.罗托,A.狄尔柏,李黎.
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论战争的本质[J]
.国外社会科学,1978(4):4-17.
被引量:2
4
敬恩.
从绝对战争到现实战争——克劳塞维茨战争学说中黑格尔哲学思想影响初探[J]
.哲学研究,1981(11):49-53.
被引量:2
5
李君如.
历史:毛泽东论邓小平[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1):10-17.
被引量:5
6
李秉正,刘备.
浅析克劳塞维茨的“绝对战争”思想[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1-2.
被引量:1
7
傅伯言,余伯流.
邓小平与中央苏区的反“罗明路线”[J]
.党的文献,2004(5):58-64.
被引量:2
8
夏征难.
克劳塞维茨与若米尼战争学说比较[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6):81-85.
被引量:1
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5.
1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
引证文献
8
1
傅正.
施米特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再诠释[J]
.中国政治学,2022(4):72-104.
2
许顺富.
毛泽东的个性特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影响[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5(5):7-11.
3
谷峰.
毛泽东在何时读了《孙子兵法》的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114-116.
被引量:2
4
夏征难.
毛泽东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新诠[J]
.党的文献,2006(2):39-45.
被引量:6
5
王卫平.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如何取得突破——王玉贵等著《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读后[J]
.中国农史,2007,26(2):139-141.
6
黄延敏.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孙子兵法》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30.
被引量:2
7
刘征.
论毛泽东和邓小平政治生涯的第一次“落起”——以“邓、毛、谢、古”事件为中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5):21-28.
被引量:1
8
梁柱.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内在关系的思考和探索[J]
.新视野,2003(6):4-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阎盛国.
《孙子兵法》对徐向前兵学艺术的影响[J]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4):12-17.
2
刘朝兴.
郭化若与《孙子兵法》研究[J]
.滨州学院学报,2012,28(5):60-65.
被引量:1
3
杨玉成,陈勇生.
《战争论》的战略思想及对毛泽东的影响[J]
.毛泽东研究,2017(6):55-62.
被引量:3
4
刘征.
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分析——以“毛泽东因素”为视角[J]
.苏区研究,2018,0(2):64-76.
5
任晓伟.
《孙子兵法》对革命时期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影响[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1(2):100-104.
被引量:2
6
魏忠明,邓兴华.
文本现象学视角下《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4):6-11.
被引量:3
7
王振民.
毛泽东话语体系中的黑格尔初探[J]
.中共党史研究,2019(6):82-92.
被引量:14
8
曹应旺.
毛泽东为什么能写出《论持久战》[J]
.党的文献,2019,0(3):50-57.
被引量:4
9
李爱华.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和平思想及其意义[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2):67-74.
被引量:3
10
杨文文.
国内学界关于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建设,2024,40(1):89-102.
1
李君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4):76-86.
被引量:2
2
俞志,钟美玲.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意义[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130-133.
3
姚文广.
罗瑞卿挨整内情:并非毛泽东本意[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7,0(3):92-92.
4
王力,肖贵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的历史启示[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50-53.
被引量:1
5
表达与倾听[J]
.当代贵州,2012(2):61-61.
6
马立诚.
民粹主义具有反市场倾向,往往是专制主义的工具[J]
.文史月刊,2012(12):73-80.
被引量:1
7
夏飞.
毛泽东与三线建设[J]
.党建,2009(9):54-55.
8
夏飞.
毛泽东与三线建设[J]
.世纪风采,2009(7):3-6.
9
李光荣,李娜.
毛泽东与英语的不解之缘[J]
.党史纵览,2009(6):30-36.
被引量:1
10
卷首语[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1):14-15.
党的文献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